正文

戲臺上的官(2)

權(quán)規(guī)則 作者:肖仁福


村子就這么沉寂下來,再聽不到昔日熱鬧的官戲。村民們?nèi)粘龆?,夜入而息,盼望子孫出將入相的愿望一直縈系于心,卻從沒見奇跡出現(xiàn)。又過去了不知多少年,快到我們出世的年代,村民們的愿望漸漸變成失望,官戲也幾乎失傳。有人提出,反正村上出不了人物,干脆挖開小土丘,取出道具,試著把官戲再搬上戲臺。也是寂寞的日子實在太難熬了,大家心有所動,卻又擔心隨便動土,對村子不利,何況土丘里的道具肯定已經(jīng)腐爛,再派不上用場。只得湊了錢,重新置辦行頭響器,再憑著老輩人的口傳心授,揣摩演練,又在村中木樓上唱起了官戲。不想還沒過足癮,開始破四舊了,這些官戲被當做牛鬼蛇神和反動毒草,慘遭禁演,戲裝響器被強行掠走,一夜工夫毀得干干凈凈。到得我們這代人略有記憶時,也就再沒見過官戲,只在出現(xiàn)階級斗爭新動向的時候,為配合上面意思,現(xiàn)編現(xiàn)演些憶苦思甜和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應(yīng)時小戲,戲臺上演戲的有氣無力,戲臺下看戲的昏昏欲睡,全沒有昔日官戲的精彩和熱鬧。看來大家留戀的還是官戲,且至今保留著一句與官戲有關(guān)的俗語,常掛在老輩人口頭上:戲臺上的官。

彈指間,我離開村子已三十年。時間的塵灰是無情的,可將一切都塵封起來,我已很難記起村口那個埋著官戲的小土丘。偶爾回村一趟,也想不起到村口去瞧上兩眼,看看小土丘還在不在那里。卻因不可避免地要接觸現(xiàn)實中的大小官員,經(jīng)常會莫名地想起戲臺上的官這句俗語。瞧那行走于世間的官員,不描臉譜,不著戲裝,不邁臺步,卻比戲臺上的官表演得更賣力,也更精彩。其實也不奇怪,生活是藝術(shù)之源,生活永遠先于藝術(shù),也大于藝術(shù),世間官員肯定比戲臺上的官出色得多。不過二者也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有上臺的時候,也必然有下臺的那一天,不管你在臺上時再威風。這好像是個鐵律,也是淺顯得不能再淺顯的常識??稍蹅円娺^的不少生活里的官員,眼里卻好像只有向上的梯子,沒有往下的臺階,總企望永遠處于戲臺中央,在聚光燈的追隨下,不知疲倦地表演下去。有臺鞭子戲,里面的皇帝在金鑾殿上坐了好幾十年,快壽終正寢了,還舍不得下位,編劇和歌詞作者便為他寫了句有名的唱詞:讓我再活五百年。

現(xiàn)實中的官員到底沒有藝術(shù)家們狂妄自大,癡想活上五百年的似乎還不是很多??稍交钤侥贻p卻還是做得到的,也比較好操作。比如四十五歲是個坎,過了這個坎便不容易得到提拔重用,便設(shè)法倒著活,去年四十六,今年四十五。比如人大政協(xié)班子有七不進八不留的慣例,于是略施手段,去年五十七,今年五十六。要問領(lǐng)導(dǎo)們是怎么從四十六活到四十五,從五十七活到五十六的,這是公開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必過于認真。硬要認真,只好謙虛點,去問組織部的檔案員和人事局的信息員,人家高興了,說不定會給你面授機宜。越活越年輕不難做到,可也不能老是四十五或五十六,待在臺上一動不動。這樣即使臺下的觀眾拿你沒辦法,在臺后等急了的新人也不干,總會想法子轟你下去,以便取而代之?;实圯喠糇觯衲甑轿壹?,世上沒有老占著茅坑不起身的道理。

留戀戲臺,不用說是戲臺讓人顯赫。人一顯赫,位子票子女子房子車子,五子登科,自在情理之中。老婆孩子,親朋好友,同學(xué)鄉(xiāng)親,七大姑八大姨,都跟著沾光,也無須贅言。光那份面上的榮耀,就足以叫人垂涎三尺,妒火中燒。比如一個地方的媒體,最顯要的位置,最黃金的時段,皆無一例外屬于領(lǐng)導(dǎo),叫做電視里有形象,廣播里有聲音,報紙上有英名。且從不需領(lǐng)導(dǎo)本人出一分一毫的廣告費。媒體內(nèi)部就曾悄悄抱怨,那么重要的時段和版面,若用來刊登廣告,企業(yè)產(chǎn)品銷量大增不說,媒體也早富得流油了。領(lǐng)導(dǎo)的音容笑貌和高姓大名頻頻出現(xiàn)在媒體里,子民們習慣成自然,若哪天沒見領(lǐng)導(dǎo),心里就很不自在,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都一點不夸張。還會到處打聽領(lǐng)導(dǎo)下落,生怕領(lǐng)導(dǎo)已被雙規(guī)或逮了進去。領(lǐng)導(dǎo)倒也理解自己的子民,出國考察或在外開長會,會通過秘書班子,以書面講話形式不時在媒體上露露面,以免子民們擔驚受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