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藝術知識

開心學國學(青少版) 作者:王平芳


1.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21年仰韶文化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fā)現(xiàn),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下面代表仰韶文化藝術成就的是:

A.磨制石器    B.漆器    C.彩陶    D.陶塑

2.中國是一個很注重文化的古國,文字出現(xiàn)極早,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

A.小篆    B.大篆    C.金文    D.甲骨文

3.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就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勤勞的品格,歷朝歷代都創(chuàng)造了很多風格獨特而又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其中在商朝時候,我國哪種材料的器物制作達到頂峰?

A.漆器    B.瓷器    C.青銅器    D.陶器

4.中國古典音樂中正平和,之所以形成這種風格,從音律上講,是因為中國古典音樂只有全音,沒有半音。音樂中共有五個全音,中國古典音樂中稱為“五音”,其中的第四音是:

A.商     B.角     C.徵     D.羽

5.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其中在文字上實行“書同文”,規(guī)定了一種標準字體,這種字體是:

A.石鼓文   B.大篆   C.小篆   D.隸書

6.樂府是我國古代管理音樂的機構,樂府始置于我國哪個朝代?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漢朝

7.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下面屬于今草代表作的是:

A.《急就章》  B.《初月》  C.《肚痛帖》  D.《自敘帖》

8.中國藝術史上被成為畫圣的是下面哪一位畫家?

A.吳道子   B.顧愷之   C.唐伯虎   D.鄭板橋

9.“瘦金體”是下面哪位書法名家創(chuàng)立的?

A.趙佶    B.崔白    C.徐渭    D.趙孟■

10.行書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易于辨認,實用性很強;而且書寫流暢自然,也受到書法家們的青睞。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是:

A.《多寶塔碑》  B.《喪亂帖》  C.《玄秘塔碑》  D.《蘭亭集序》

11.銅胎掐絲琺瑯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藍    D.宣德爐

12.唐代的繪畫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專門畫花鳥的畫家,下面哪位畫家善畫牛?

A.薛稷    B.韓干    C.韓滉    D.邊鸞

13.唐三彩是指唐代鉛釉陶器,唐三彩中最常見的三種顏色是:

A.黃、綠、白  B.黃、綠、藍  C.黃、藍、紅  D.黃、白、藍

14.我國宋代瓷器業(yè)繁榮發(fā)展,形成了五大名窯,五大官窯中以生產(chǎn)白瓷為主的是:

A.定窯    B.汝窯    C.鈞窯    D.哥窯

15.宣德爐是我國銅香爐的一種,其中“宣德”的意思是:

A.一個名叫做宣德的人首先制作出來的這種香爐

B.這種香爐制作于宣德年間

C.這種香爐的產(chǎn)地是宣德

D.這種香爐用于宣揚功德

16.四大名鎮(zhèn)中以瓷器聞名于世的是哪一個?

A.景德鎮(zhèn)   B.漢口鎮(zhèn)   C.佛山鎮(zhèn)   D.朱仙鎮(zhèn)

17.馬頭琴是我國哪一個民族的特色樂器?

A.蒙古族    B.壯族    C.苗族    D.藏族

18.孔雀舞是源于民間的一種舞蹈,著名的舞蹈家刀美蘭、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國內(nèi)外都享有盛譽。那么孔雀舞是源于哪個民族的舞蹈?

A.白族    B.苗族    C.傣族    D.彝族

19.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它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在內(nèi)的一種綜合表演藝術。戲曲中的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其中“末”是指:

A.年紀小的女孩子      B.年紀小的男孩子

C.年紀較大的女性      D.年紀較大的男性

20.我國近代史上出現(xiàn)了許多杰出的民間藝人,瞎子阿炳是音樂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最為著名的《二泉映月》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A.琵琶    B.古箏    C.三弦    D.二胡

答 案

1.C

知識點:仰韶文化制陶業(yè)發(fā)達,較好地掌握了選用陶土、造型、裝飾等工序。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器造型優(yōu)美,表面用紅彩或黑彩畫出絢麗多彩的幾何形圖案和動物形花紋,其中人面形紋、魚紋、鹿紋、蛙紋與鳥紋等形象逼真生動。不少出土的彩陶器為藝術珍品,如水鳥啄魚紋船形壺、人面紋彩陶盆、魚蛙紋彩陶盆、鸛銜魚紋彩陶缸等。

2.D

知識點: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內(nèi)容主要是占卜記事。它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小屯被發(fā)現(xiàn),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最早的甲骨文隨著殷亡而消逝,金文取而代之,成為周代書體的主流。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于鐘鼎之上,所以又叫鐘鼎文。

3.C

知識點:青銅器是中國在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與科技的代表。商朝和西周時期,青銅器文化走向發(fā)展的頂峰。商朝盛行以鳥獸為器物形象的青銅尊,如四羊尊、象尊、豬尊和鸮尊等。

4.C

知識點:“五音”是我國最古的音階,又稱五聲?!拔迓暋币辉~最早出現(xiàn)于《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倍拔逡簟弊钤缫娪凇睹献印るx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宮、商、角、徵、羽相當于現(xiàn)在的1、2、3、5、6,即:Do、re、mi、so、la。

5.C

知識點:小篆也叫“秦篆”,是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chuàng)制的統(tǒng)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小篆字體優(yōu)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所以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xiàn)。

6.D

知識點:樂府是管理音樂的官府機構,樂即音樂,府即官府,這是它的最初含義。樂府早在秦代就已設立,在秦朝樂府與太樂并立,分屬內(nèi)廷掌管,漢朝沿用了秦朝時候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7.B

知識點:草書形成于漢代,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畫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癫莩霈F(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和尚為代表,《肚痛帖》和《自敘帖》分別是張旭和懷素的代表作。

8.A

知識點:在中國藝術史上,有三位不同領域的人物被稱之為“圣”。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為譽為“書圣”,唐代杜甫被譽為“詩圣”,而唐代的吳道子則被譽為“畫圣”。吳道子被譽為唐代第一畫家,他的畫風被形容為“吳帶當風”,《天王送子圖》是其代表作。

9.A

知識點:宋徽宗趙佶在書畫方面極有造詣,他創(chuàng)造了“瘦金體”這種書法字體,又被稱為“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屬于楷書的一種。瘦金書的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趙佶的瘦金體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等。

10.D

知識點:《蘭亭集序》是我國東晉時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帖書寫自然,兼具眾美,通篇氣息空靈瀟灑,用筆遒媚飄逸,既精心安排藝術匠心,又沒有做作雕琢的痕跡,自然天成。其間,凡是相同的字,寫法各不相同,如“之”、“以”、“為”等字,達到了高超的藝術境界。

11.C

知識點: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因此又稱景泰藍。景泰藍工藝成熟于明朝,以其絢麗多彩、富有民族氣息的藝術風格而聞名于世。

12.C

知識點:唐代的花鳥畫也進入了獨立發(fā)展的階段,受到宮廷與民間的廣泛歡迎,并涌現(xiàn)出一批專畫花鳥,或專畫牛、馬的杰出畫家。韓干畫的馬腳短而身肥,強悍威猛,具千里之相,有“唐馬”之譽,對后世影響較深。唐德宗時的丞相韓滉,擅長畫牛,傳世的《五牛圖》運用粗放豪邁的勁挺線條來表現(xiàn)牛的健壯樸厚,畫風樸實、沉著,結構嚴謹,五牛各具特征,形態(tài)各異。筆法簡樸、曲盡其妙。薛稷擅畫仙鶴,而邊鸞以畫孔雀著稱。

13.A

知識點:唐三彩是一種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后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jīng)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唐三彩以黃綠白最為常見,三彩也有多彩的意思。藍黑色極為少見,也極為名貴。

14.A

知識點:定窯在河北曲陽縣,宋代隸屬定州。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白瓷為主,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后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后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汝窯以燒制青瓷為主。

15.B

知識點: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其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設計和監(jiān)制香爐。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jīng)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后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后世銅爐的先河。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后再也沒有出品,以后仿制品層出不窮,但是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16.A

知識點:景德鎮(zhèn)位于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以瓷器聞名于世,生產(chǎn)瓷器的歷史長達1400多年,有四大名瓷: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fā)音源自景德鎮(zhèn)的歷史名稱“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鎮(zhèn)瓷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

17.A

知識點:馬頭琴是我國蒙古族的民間拉弦樂器,在蒙古語中被稱為“卓爾”,相傳是蒙族一牧民因懷念死去的小馬,取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馬頭琴歷史悠久,從唐宋時期的拉弦樂器奚琴發(fā)展而來,在成吉思汗時期逐漸流行開來。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xiàn)了蒙古民族的生產(chǎn)、生活和草原風格。

18.C

知識點: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點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區(qū)、西雙版納地區(qū)及景谷、孟連、耿馬等縣都有流傳。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鳥”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兹肝枋谴鲎迦藗冏钕矏鄣拿耖g舞蹈,只要是盡興歡樂的場所,傣族人民都會聚集在一起,敲響大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姿態(tài)優(yōu)美的孔雀舞,歌舞聲中呈現(xiàn)出豐收的喜慶氣氛和民族團結的美好景象。

19.D

知識點:“末”在戲曲中指年紀較大的男性。中國戲曲人物按照傳統(tǒng)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分成“生、旦、凈、丑”,第二種分成“生、旦、凈、末、丑”。近代以來,不少劇種將“末”行歸入“生”行。

20.D

知識點:蜚聲國際的《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它的作者是華嚴鈞,18歲就被譽為演奏天才,后來雙目失明,被人稱為瞎子阿炳?!岸笔侵附K無錫惠山泉,它被稱為“天下第二泉”。阿炳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一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