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圖書分類法中,將全部書籍分作四“部”,這四“部”包括(多選):
A.經(jīng) B.史 C.藝 D.子 E.集
2.到了西漢,儒家學派將六部典籍奉為經(jīng)典,并稱“六經(jīng)”,這六部典籍是(多選):
A.《周易》《詩》 B.《論語》《老子》
C.《書》《禮》 D.《樂》《春秋》
3.人們常說“四書五經(jīng)”,實際上,最初的時候是“六經(jīng)”,只因后來一篇散失,才被稱為“五經(jīng)”,散失的是哪一部典籍?
A.禮 B.春秋 C.書 D.樂 E.詩
4.說到國學,我們常常提到“四書五經(jīng)”,其中“四書”是指哪四部書?
A.《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B.《大學》《中庸》《論語》《老子》
C.《論語》《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尚書》
D.《尚書》《春秋》《論語》《孟子》
5.“一經(jīng)三傳”是指:
A.《詩經(jīng)》和《左傳》《公羊傳》《榖梁傳》
B.《春秋》和《左傳》《公羊傳》《史記·列傳》
C.《易經(jīng)》和《左傳》《公羊傳》《榖梁傳》
D.《春秋》和《左傳》《公羊傳》《榖梁傳》
6.《左傳》是儒學“十三經(jīng)”之一,它的名字又叫(多選):
A.《左氏春秋》 B.《春秋左氏傳》 C.《左氏春秋傳》 D.《春秋》
7.在古代典籍之中,有的稱做“經(jīng)”,有的稱做“傳”,關(guān)于它們的解釋,正確的是:
A.“經(jīng)”是解釋“傳”的著作。
B.“傳”是解釋“經(jīng)”的著作。
C.“經(jīng)”是指佛經(jīng),“傳”是佛教人物的傳記。
D.“經(jīng)”是指一些經(jīng)典作品,“傳”是“經(jīng)”里面的一些章節(jié)。
8.《禮記》一書編訂之人是(多選):
A.戴德 B.周公 C.孔子 D.戴圣
9.我們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古代時期,人們是很重視禮儀的。中國古代記載典禮儀節(jié)的書很多,其中有三部這方面的書被合稱為“三禮”,這三本書分別是(多選):
A.《周禮》 B.《禮記》 C.《禮制》 D.《儀禮》
10.《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墩撜Z》的作者是:
A.孔子 B.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C.莊子 D.荀子
11.道家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韓非子
12.墨子的思想主張是:
A.無為 B.兼愛非攻 C.愛人 D.以法為教
13.“儒學十三經(jīng)”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十三部文獻典籍,以下選項中,有哪些是不包含在這十三經(jīng)當中的?
A.《周易》 B.《荀子》 C.《詩經(jīng)》 D.《孝經(jīng)》 E.《孟子》
14.以下關(guān)于《尚書》的說法,哪一種是錯誤的?
A.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
B.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jīng)》并列的一個類別。
C.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于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D.《尚書》是由荀子編撰而成。
15.“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下列哪部經(jīng)典?
A.《論語》 B.《孟子》 C.《老子》 D.《莊子》
16.《周禮》是儒家經(jīng)典,作者是下列哪一位?
A.孔子 B.周公旦 C.孟子 D.周文王
17.《公羊傳》是儒學十三經(jīng)之一,它還有兩個名字,分別是:
A.《春秋公羊傳》 B.《公羊春秋》 C.《公羊傳疏》 D.《公羊義疏》
18.作為“儒學十三經(jīng)”之一的“榖梁傳”,又被稱為:
A.《春秋榖梁傳》 B.《谷梁春秋》 C.《春秋榖梁傳疏》 D.《谷梁補注》
19.《爾雅》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它是一部什么性質(zhì)的書籍?
A.史書 B.散文集 C.詞典 D.詩集
20.《左傳》的作者是:
A.左丘明 B.班固 C.司馬遷 D.孟子
21.《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其中有很多名篇,比如(多選):
A.《逍遙游》 B.《齊物論》 C.《養(yǎng)生主》 D.《學而篇》
22.“守株待兔”出自于下列哪部典籍?
A.《莊子》 B.《論語》 C.《老子》 D.《韓非子》
23.“女媧補天”、“后羿射日”這兩個古代神話,在下列哪些典籍中可以看到?
A.《莊子》 B.《韓非子》 C.《淮南子》 D.《列子》
24.《列子》是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列子所著,又名:
A.《沖虛經(jīng)》 B.《南華經(jīng)》 C.《說符》 D.《太平經(jīng)》
25.關(guān)于《墨子》一書的評述,錯誤的是:
A.《墨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所著。
B.《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做《墨辯》或《墨經(jīng)》,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C.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后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D.《墨子》內(nèi)容廣博,包括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學的重要史料。
2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边@句話出自于下列哪部典籍?
A.《論語》 B.《列子》 C.《荀子》 D.《韓非子》
27.“刻舟求劍”的寓言出自下列哪部典籍?
A.《韓非子》 B.《列子》 C.《公孫龍子》 D.《呂氏春秋》
28.“太極”一詞最早見于哪本書?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周易·系辭上》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边@句話是誰提出來的?
A.孫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30.中國古代“名家”的代表人物是:
A.呂不韋 B.許行 C.鄒衍 D.惠施
31.被人們公認為是儒學思想的傳人和終結(jié)者的是:
A.荀子 B.賈誼 C.董仲舒 D.孟子
32.以下哪位儒家代表人物,由于提倡“性惡論”而經(jīng)常被人們拿來與孟子的“性善論”進行比較:
A.孔子 B.荀子 C.韓愈 D.周敦頤
33.他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曾向他問禮,他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是:
A.荀子 B.墨子 C.莊子 D.老子
34.“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班固 C.董仲舒 D.賈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