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大轉折 作者:于光遠


今年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為這次全會做了充分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召開的20周年。作為這次歷史轉折的見證人,我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我覺得應該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和自己當時以及現(xiàn)在的想法寫下來。于是從四五月間紀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fā)表20周年開始,我就陸續(xù)寫了有關這次轉折的紀念文章。這些文章大都是報刊編輯向我約稿趕寫出來的,寫成了就得去報刊上發(fā)表。經(jīng)過近半年的寫作,寫出了《我親歷的那次歷史轉折》。《轉折》很長,大約有20余萬字,我本來沒有出書計劃,后來覺得既然已經(jīng)寫了這么多,看看哪個出版社愿意出版,結果得到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支持,這本書很快就可以同讀者見面了。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加深了這樣一個認識,那就是現(xiàn)在人們對歷史淡忘得很快。這大概是一種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歷史的進步越快,世上人們的接觸面越廣,對新的事物接觸得越多,對歷史的淡忘就會越快。由此,我也就覺得應該加強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因為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財富,有的甚至是以慘重的損失為代價取得的寶貴財富,把重復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淡忘了,是很大的損失。我看過蘇聯(lián)的一個話劇,劇名大概是《曙光照耀著莫斯科》,里面引用了列寧的一句話:“千萬不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這話《列寧全集》上沒有,也許是創(chuàng)作者編出來的。不管怎樣,這句話很好。不過我還是對它做了一個修改,改成“千萬不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把握不了未來”。我覺得列寧那句話(姑且假定列寧真的講了那樣的話)兩個句子都只說了過去,而沒有說到未來。我加進了“未來”的字樣,為的是講這樣一個道理:如果忘記了過去,就會有人去重復過去犯過的錯誤,使本來可以進步得更順利的未來世界受到損害。

從這點出發(fā),我也覺得自己應該拿出點時間“向后看”――回顧一下歷史。但是我們自己同時也應該“向前看”,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在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給我的三頁提綱中,寫有“向后看是為了向前看”這樣幾個字。后來這幾個字雖然在《講稿》中沒有照樣用,而是用了“處理遺留問題為的是向前看”那樣的話把它具體化了。可是提綱中的這幾個字我卻記得很牢,因為它是一切歷史研究、歷史教育的意義所在。

以眼前的事情為例,我認為人們對1978年那一段歷史轉折的具體情節(jié)和思想背景知道得太少了,實在需要增進這方面的知識。比方說人們只知道三中全會,不知道三中全會只開了5天,且明白何以5天的會議能解決這么多的問題,不明白三中全會何以沒有主題報告。我認為我們既然要紀念,就應該多講些歷史的真實。只要把當時的情況講清楚了,就可以明白原來三中全會前開了一個36天、規(guī)模很大、規(guī)格很高的中央工作會議,為這個三中全會做了充分準備。而三中全會上并沒有專門的主題報告,三中全會是一個沒有主題報告的會議。華國鋒主持了三中全會,而且在開幕時講了話,但這個講話是在三中全會第一天的晚上講的。而會議安排沒有出席中央工作會議而出席全會的中央委員,用整個白天看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的講話。由于鄧小平的那個講話講得最全面、最深刻,因而后來人們說這個講話實際上就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又比方說很多人以為會議既然在反對“兩個凡是”這件事情上也取得了成功,因此就可以做到實事求是地糾正農(nóng)村中“一大二公”的錯誤,使農(nóng)村改革可以很快順利進行。人們不知道當時反對“兩個凡是”的成功,只是解決“天安門事件”性質的平反、解決“文化大革命”的若干重大遺留問題,而那時還有不少問題,其中包括農(nóng)村工作的錯誤指導思想還不可能做到比較徹底的糾正。人們以為關于發(fā)展我國農(nóng)業(yè)、改善農(nóng)民生活的措施從那時起就可以實行,實際上并非如此。由于對包產(chǎn)到戶這一點,毛澤東多次堅持反對,因此起草農(nóng)業(yè)文件的人,不但不敢在文件中寫進要包產(chǎn)到戶的思想,反而在三中全會上發(fā)下的農(nóng)業(yè)文件中還寫有“不許包產(chǎn)到戶,不許分田單干”的規(guī)定。三中全會后經(jīng)過兩三年時間才逐步糾正過來。

又比如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幾個中央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甚至華國鋒都十分強調充分發(fā)揚民主,鄧小平、葉劍英的講話中有關于充分發(fā)揚民主的許多精辟的言論,現(xiàn)在應該介紹出來讓大家看看,受到教育。

1978年那次歷史轉折,我有幸親身經(jīng)歷。而且我現(xiàn)在雖然到了“杖朝”之年,但身體也還可以,還能伏案寫作,如果不把自己知道的、對于今天和未來有用甚至寶貴的東西寫出來,的確是說不過去的。于是我就寫了這么多篇??墒俏议_始做這樣的事情的時間太晚了,我雖然力求準確,但畢竟太匆忙了,難免有講得不深不透,甚至不夠準確的地方。至于遺漏的事情那就會更多了,好在現(xiàn)在許多老同志在寫三中全會的紀念文章,這些文章會幫助我回憶起和弄清楚更多的事情,對寫出這些東西進行補正。

于光遠

1998.10.2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