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斯科爾澤尼正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情況變得越來越明顯,如果他不能招募到足夠的兵員,這個計劃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且,在這個總共3 300人的裝甲旅中,并不是人人都會說英語。由于人員招募工作的失敗,斯科爾澤尼只能組建2支作戰(zhàn)大隊,而非他所預想的3支。
10月28日,斯科爾澤尼對于計劃能否獲得成功越來越悲觀。新招募的人員中只有10人能夠講流利的英語,可以成功地偽裝成美軍。還有10人也能講流利的英語,但他們的口音并不是純粹的美國口音,況且他們只知道英國俚語,而非美國俚語。第三類有120人,他們的英語還說得過去,但根本不像美國人。第四類人的數(shù)量最多,有200人,他們只會用英語說“是”和“不是”。斯科爾澤尼被迫調(diào)整計劃,要求大部分人在前進中保持沉默,同時盡量減少他們開口說話的機會。
缺少人員
第150裝甲旅的人員被集中在位于格拉芬沃爾的訓練場上,在開始訓練前,他們接受了嚴格的保密教育。很多志愿者來自非戰(zhàn)斗部隊,甚至空軍部隊,對于步兵作戰(zhàn)毫無經(jīng)驗。斯科爾澤尼很快意識到,將這些人組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支高效的作戰(zhàn)部隊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向許多成建制的部隊申請支援。此時,斯科爾澤尼的麾下已經(jīng)擁有了2個傘兵營、1個裝甲連和1個信號小分隊,第600傘兵營的2個加強連也加入到他的部隊之中,他的心情開始有所好轉(zhuǎn)。但是,讓他仍不滿意的是,最終雖然能夠按照預想組建3支特混大隊,但是這比他最初計劃的總?cè)藬?shù)還少800人。另外,所需的美軍軍裝和裝備仍然極其匱乏。
在籌集軍裝和裝備供給的過程中,斯科爾澤尼遇到的困難可謂五花八門。首先,對于裝甲部隊而言,許多裝備在數(shù)量上明顯不足。此外,德軍統(tǒng)帥部在下令部隊上交所繳獲的美軍裝備時,并沒有強調(diào)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了另外一個難題:許多部隊雖然繳獲了一些美軍軍裝、武器和車輛,但是對電報命令卻置若罔聞,因為他們自身也極度缺乏裝備,對繳獲的裝備也做到了物盡其用,因此不愿意上交。另外,還有一些部隊由于未能正確解讀出命令中的含糊措辭,居然將繳獲的蘇軍裝備交了上來。
缺乏裝備
最后,斯科爾澤尼只好向韋斯特法爾請求支援。11月9日,韋斯特法爾發(fā)布命令,向斯科爾澤尼提供了10輛坦克、10輛裝甲車、20輛自行火炮和100多輛吉普車,還提供了卡車以及英軍和美軍的軍裝。這對于解決裝備匱乏問題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一些裝備的質(zhì)量問題讓人十分擔憂。在這些裝備中,很多曾經(jīng)遭到過不同程度的毀壞。另外,他們雖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美軍武器,但卻沒有足夠的彈藥。如果美軍沖鋒槍使用9毫米口徑的子彈,情況可能稍微好一些。但是,即使這種可能性存在,也于事無補,因為美軍武器裝備的口徑與德軍不同,對于這支裝備美軍武器的德軍,他們能夠使用的只能是交上來的繳獲的彈藥。
通過對那些早已被遺忘的繳獲武器倉庫的進一步調(diào)查,斯科爾澤尼發(fā)現(xiàn)庫存品只能滿足清單上的一到兩項需求。最后,斯科爾澤尼被迫放棄了這個打算,要求上司提供“豹”式坦克,并進行偽裝,使其在行進中與美軍10坦克殲擊車十分相似。如果近距離觀察的話,這種偽裝將會露餡,但偽裝總要比不進行偽裝安全。隨著進攻日期的臨近,斯科爾澤尼越來越清楚地發(fā)現(xiàn),他所組建的這支部隊與自己最初預想的完全不同。當初,他想把這支部隊建成一支清一色的裝甲師,但最終組建成的實質(zhì)上是一支混合編隊,包括步兵和偽裝成美軍的德軍在內(nèi)。由于穿著美軍軍裝,這些德軍不但可以通過散布虛假情報或壞消息在敵人中間制造混亂,還能夠在不被美軍識別出的情況下順利到達默茲河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