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學這門學科(9)

社會學的意蘊 作者:(美)喬爾·M·卡倫


沖突社會學傾向于成為宏觀社會學,它關注社會的本質??茖W專業(yè)化的支持者將關注點放在社會制度之上--經(jīng)常是宏觀層次上的社會制度,有時也關注微觀層次上的社會制度。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我們看到了第三股力量的興起: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微 觀社會學--面對面的互動、社會化、溝通、小群體中社會模式的創(chuàng)造與維持、在一些場景中的自我呈現(xiàn)、語言、認同、角色等。許多學者開始采納微觀社會學的視角。從歷史上看,微觀社會學最重要的視角是"符號互動論",但是其他視角的重要性也開始顯現(xiàn)出來,如"常人方法學"、"社會擬劇論"、"社會建構論"以及"現(xiàn)象社會學"。綜而觀之,這些視角可以統(tǒng)稱為互動論。

對于美國社會學界而言,專業(yè)化、沖突、互動以及對全球化的關注是近年來的重要趨勢。社會學的其他發(fā)展方向也同時有了一些進展,比如更強調理解性別不平等、更關注現(xiàn)代性的未來以及"后現(xiàn)代"的生活樣式,越來越多的學者試圖通過定性而非定量的方法來理解人們的生活,這種定性的方法包括訪談、生活情境的觀察、各種社會的分析比較。通觀社會學發(fā)展史,總有一部分學者在一些學科基本問題與學科的發(fā)展方向上與另外一些學者存在尖銳的對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于一門好的科學的本質以及社會意義還未達成一致;我們對于社會學應當關注什么以及對于研究社會而言什么概念最有用也沒有一個一致的看法;我們還對很多問題無法取得共同意見,比如關于社會不平等的意義和范圍、社會變遷的緣由、人類在社會中的自由程度有多大、哪些社會問題最為嚴重等。有些學者認為卡爾·馬克思是最重要的社會學家,而其他人認為這一桂冠應當給予馬克斯·韋伯。有人認為埃米爾·涂爾干、喬治·赫伯特·米德、歐文·戈夫曼對于今日之社會學最有用,另外一些人更傾向于當前的歐洲思想家,如安東尼·吉登斯、米歇爾·福柯以及尤爾根·哈貝馬斯等。也有很多社會學家對這些"宏大理念"并不感興趣,而是完全專注于在經(jīng)驗研究中檢驗具體的觀點。

社會學之所以讓人心馳神往,正是因為它充滿著各種沖突與自我批判。理念與研究并不是人們想當然的那種狀態(tài),因為有很多理念和研究是有待于進一步批判和認識的。與所有的學科一樣,社會學中存在的不一致與批判性論點對于知識的積累是極為必要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