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這座城市作為美國社會的新生事物開始令人神往,人們把它當做了允許不法行為的神秘王國。當然,華爾街實際上還只是城市里的一個街區(qū)。關(guān)于美國內(nèi)戰(zhàn)之前的城市風貌,喬治?福斯特(George Foster)或許是這方面最知名的紀實作家。在《煤氣燈下的紐約》(New York by Gaslight)(1850)一書中,他給城市生活畫了一幅素描,其中講述了人們在華爾街的冒險活動。福斯特等人用聳人聽聞的詞語描繪華爾街,他們認為華爾街從根子上講是一個使人墮落的場所。但是,與此同時他們非常敏銳地懂得民眾對于華爾街愛恨交加的復(fù)雜情感,認識到它對于許多人來說具有多么大的誘惑力。一夜暴富的美夢就是這個誘惑的一部分。但是,華爾街神秘莫測的行事風格、它與不法活動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以及它突破傳統(tǒng)美德邊界的事實,孕育了其自身的吸引力。福斯特和其他業(yè)余的城市人類學家為讀者提供了一種鬼鬼祟祟的驚險刺激。他們把華爾街比作水手辛巴德故事里的財富谷地,“這里億萬群眾的鉆石像刺眼的雪球一樣在地上閃爍,但是它們的四周卻由毒蛇看守,若被毒蛇咬上必死無疑,即使碰上也會染上疾病?!比A爾街向人們招手,“像一個深邃而危險的神秘所在,就像賊窩與洞穴一樣,是一個充滿危險的迷宮。”在福斯特眼里,華爾街首先是一個假面舞會與隱藏現(xiàn)實的林蔭大道,是個誘使人違法犯罪的地方,雖然浪漫卻也充滿風險。
一個人們今天看來司空見慣甚至連報紙可能都不屑報道的刑事案件,在1849年卻成了一件舉國震驚的大事。紐約出了一個名叫威廉?湯普森(William Thompson)的騙子,他誘使受害者們相信如果他們把值錢的東西(比如說一塊金表)借給他使用,他就會讓他們參與一項穩(wěn)賺不賠而且高度保密的交易。他的王牌招數(shù)是騙子這一行當相當普遍的伎倆,他一再告訴受騙者借給他的錢數(shù)多少并不關(guān)鍵,關(guān)鍵是這是他們之間相互信賴的信物。這就是信任游戲經(jīng)典的心理經(jīng)濟學體系。最終,湯普森被逮捕法辦。一夜之間,他變成了“那個大騙子”,全國的報紙和期刊都在報道他的騙局。他是早期的一種社會名人,這些“社會名流”確實是在一夜之間就開始臭名遠揚的。在紐約那所臭名昭著并且名副其實地被稱做“墳?zāi)埂钡谋O(jiān)獄里,他欣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也是一項“證物”,證明騙子對于人們有多么強大的吸引力。人們當初沉迷于投機偏好的時候,雖然自己也曾為此感覺焦慮不安,可是對騙子的蠱惑還是難以抵擋。在湯普森案件中那些盲目樂觀的人的身上,我們確實發(fā)現(xiàn)了美國人樂不知返的精神。還有一些人不是那種盲目樂天派。于是,騙子就成了他們一直質(zhì)疑的人,這種懷疑精神在未來幾代人當中也給華爾街籠罩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