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簽編號給分。他們在評分時不知道演奏者是誰。直到第三輪時,評委們才可以當面看看演奏者。這一屆,規(guī)定參加競賽者的年齡為6歲至32歲,傅聰當時是21歲。他是新中國第一個參加肖邦鋼琴比賽的人。強手如林。這一屆來自27個國家的幾十名選手,唯有他的資歷最弱!西洋音樂傳入中國,只不過半個世紀,而傅聰又是未經(jīng)正式“科班”訓練的人,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學歷”。面對著這樣隆重的國際比賽,他確實有點緊張。
知子莫若父。傅雷來信再三囑咐傅聰:“你別把 比賽”太放在心上,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減少負擔,上臺也不致緊張。千萬千萬!”
意想不到,比賽的前夕,傅聰在練琴的時候用力過猛,手指受了傷!
第一輪比賽開始了。傅聰因為手指受傷,被排在最末一個。
“那一天輪到我,原定中午12點。在我前面還有三個人上臺,從10點開始的。我10點半去,不料前面的三個不是手疼就是病,都不能彈。我一到,催場的人就說馬上得出臺,我手也冷,心理準備毫無;但我并沒有慌?!?/p>
傅聰急匆匆走上舞臺。放在他面前的,是一架他從未彈過的陌生的鋼琴。那時候,他還缺乏演出經(jīng)驗,不懂得對于陌生的鋼琴要事先試彈。他的手一按琴鍵,聲音很響,把他嚇了一跳。傅聰?shù)男泥脏蕴?,不由得收緊了。他彈得比較慢。有些不穩(wěn)。但是還好,總算勉強通過了第一輪。
吃一塹,長一智。在第二輪比賽的時候,傅聰穩(wěn)住了陣腳。漸漸的,他沉浸在肖邦的詩一般的音樂之中。他忘了這是比賽,忘了帷幕后坐著評判委員,忘了臺下那眾目睽睽的觀眾。傅聰發(fā)揮了自己的彈奏特點,這樣,順利地通過了第二輪。
在第二輪比賽中,又有21名選手被淘汰。只剩下20名,進入第三輪。
3月15日,傅聰參加第三輪演奏。這一次,他不慌不忙,揮灑自如。他的十個手指,自由自在地指揮著鋼琴上的36個黑鍵和52個白鍵。他最充分地發(fā)揮了他的琴藝,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傅聰?shù)那俾晞倓傁?,臺下立即爆發(fā)出雷鳴般的鼓掌聲和熱烈的喝彩聲。他接連三次出臺謝幕,那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才慢慢平靜下來
3月20日,閉幕式。評委會宣布了獲獎名單。第一名是波蘭的哈拉激維茲,第二名是蘇聯(lián)的阿??霞{齊,傅聰名列第三。另外,他還榮獲這次比賽唯一的“瑪祖卡”最佳獎?!艾斪婵ā笔遣ㄌm民間舞曲,情緒飽滿,感情纖細,變化多端。肖邦所寫的“瑪祖卡”,被認為是用道地的波蘭方言寫成的珠玉般的篇章,是肖邦作品中最難掌握的。一個中國人掌握這種充滿波蘭方言的“瑪祖卡”,無異于西方人學唱中國京戲一樣困難!
傅聰,終于成為第一個在國際性鋼琴比賽中獲獎的新中國的音樂家。
當天,新華社就播發(fā)了傅聰獲獎的電訊和照片,向祖國人民報告喜訊。當晚八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了這一消息。第二天,《人民日報》和各地報紙都刊登了這一消息。波蘭的《人民論壇報》刊登了評論,認為傅聰“以抒情的手法詩意地完滿地表達了肖邦樂曲中的幸福情感”。南斯拉夫、民主德國、蘇聯(lián)、意大利、英國、匈牙利等許多國家,也都對傅聰?shù)难葑喟l(fā)表了評論。波蘭人感到奇怪:“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中國人怎么能那樣深刻地抓住肖邦的靈魂 ”“傅聰是最有波蘭性格的中國人!”南斯拉夫報紙以《鋼琴詩人》為題發(fā)表評論,說得頗有見解:“傅聰?shù)难葑嗨囆g,是從中國藝術傳統(tǒng)的高度明確性脫胎出來的。他在琴上表達的詩意,不就是中國古詩的特殊面目之一嗎 他鏤刻細節(jié)的手腕,不是使我們想起中國冊頁上的畫嗎 ”
馬思聰先生在《人民音樂》雜志上發(fā)表了《關于傅聰?shù)锚劇芬晃?。他說:
我這次代表中國音樂界到華沙去出席第九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會做評判,親自看到中國青年鋼琴家傅聰在比賽會上獲得優(yōu)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