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第二章(13)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作者:闞治東


上海延中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街道企業(yè),早年生產(chǎn)各種塑料包裝袋和裝飾玻璃,并合資搞了個延中漢堡公司,不久又辦了個桶裝飲用水廠。其董事長周鑫榮、總經(jīng)理秦國梁,后來都成為了我的朋友。這家公司的股票實際上是上海第一張公開發(fā)行的股票,現(xiàn)在這張股票已改名為“方正科技”。

1988年,何建華在《上海股票沖擊波》一文中曾描述延中實業(yè)公司股票在靜安區(qū)體育館首次發(fā)行時的生動一幕:

凌晨3時,街燈晦暗,如同罩著一層薄霧的夜色中閃現(xiàn)出依稀的人影。氣溫在零下5度,人們把頭嚴嚴實實地包在羊毛圍巾、羽絨圍巾和羽絨衣帽里,只露出眼睛和鼻子。漸漸地,像著魔似的,酣夢中的都市從大街小巷里奔涌起一股股人的激流,朝著同一地點匯聚,終于形成一股巨大的熱浪:老年人,年輕人,懷抱嬰兒的婦女,雙目失明的盲人,拄著拐杖的殘疾人,穿著時髦的“海派”,衣衫不整的農(nóng)民,高個矮個,胖子瘦子……

劇烈的躁動。漫天的喧嘩。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6萬,在這超高密度的都市,人向超極限空間擠壓。

股票!

絕跡30年后重返上海灘。當這一久違的金融商品像一個幽靈,在1985年再度徘徊在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上海時,仿佛一道財神的靈光在天際照耀,人們的眼睛為之明亮,熱情為之迸發(fā)。

作者的描寫是真實的,但有點夸張,因為當時人們對股票遠沒有達到瘋狂的程度,否則一個小小的靜安區(qū)體育館是招架不住的。

上海延中實業(yè)在1985年1月14日首次發(fā)行股票10萬股,面值50元,籌資500萬元,由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分部承銷。當時擔心的問題是股票發(fā)不出去,于是讓企業(yè)拿出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和其他獎品,凡認購一股股票贈送一張抽簽號碼,發(fā)行結束后搖號。盡管是一套現(xiàn)在看來不起眼的小戶型房子,在當年住房異常困難的上海,吸引力極大。因此才有人連夜排長隊,不僅僅為了股票,更是為了房子。

《文匯報》高級記者鄭重、陳可雄在撰寫《中國第一股:申銀十年風云錄》一書時,曾千方百計地找到那天排在第一個、購買到50股股票的一家小廠倉庫保管員謝海清,聽他描述了那天買股票的經(jīng)歷:

最早哪能會想得起來買股票的?本來嘛,股票跟我渾身不搭界的,連我父親都不曾見識過。那是我復員后成家,組織上給了我肇嘉浜路一間78平方米的三層閣樓,高15米,人在里面直不起腰來。當時說“臨時住住的”,結果兒子女兒都十幾歲了,我們一家四口還擠在那里。那一天,我隨便翻報紙,就在《文匯報》邊角落里看到“延中公司將向社會發(fā)放股票”的消息:它不但像銀行存款一樣每年分紅利,而且還要搖獎,頭等獎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我看得眼睛也發(fā)直了,一下子動了心。

我平時省吃儉用是出名的,錢都是從牙縫擠出來的。那天半夜里,我發(fā)狠心將全部存款2 500元都帶上,騎一輛老爺腳踏車,頂著刺骨的寒風,在凌晨3點半趕到了發(fā)行點,成為頭一名。半小時以后才有第二人,等到天亮,排隊的人就不得了了,足足有兩萬人,隊伍長長的,繞了一個街區(qū)。當時,延中股票是50元一股,我買了50股。辦好認購手續(xù)回到廠里,我接到延中董事長周鑫榮打來的電話。他說我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