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9 鴉片:“最有紳士氣派的投機生意”(3)..

洋行之王 作者:劉詩平


朝廷接到奏報后,雖于1831年、1832年兩次下諭,要求廣東官員“務將來源杜絕,以凈根株”為拔本塞源、一勞永逸之計,但除此之外,并無其他跟進措施。而廣東方面則一味敷衍塞責,直到1834年才向中央奏報查辦情形。奏折中除了提到一些無關痛癢的防范措施之外,提出粵海關稅收“有增無減”,伶仃洋走私基地“遠在外洋,離省數(shù)百里,何船躉載鴉片,巡洋兵船亦不能搜查確實”。廣東地方政府的失職,使伶仃走私活動得到肆無忌憚的發(fā)展。

伶仃洋走私基地是由一批裝備精良的外國船只構成的。作為走私基地核心的鴉片躉船,“一般是用麻栗木建造……船身寬敞,備有堅牢的繩索、巨大的武器庫和閃亮的舷炮”。從事鴉片運輸?shù)拇?,也具有極強的戰(zhàn)斗力。一些鴉片運輸船裝備之精良,連當時中國的水師船也難以與之匹敵。

與裝備落后并存的,是水師的畏懼怯陣?!爸袊畮煷31苊庀蜃咚酱M攻,因為后者都是由亡命之徒駕駛……而前者的船員都是以低餉雇用的人,而且經(jīng)常是對各種航行情況極為無知。”

1826年,兩廣總督設立巡船,以查禁鴉片從海上走私進口。巡船船隊的建立,對鴉片走私販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墒?,也有史料記載,巡船建成后,并不總是查禁鴉片走私,而是“每月受規(guī)銀三萬六千兩,放私入口”。這樣,緝私的巡船便成了走私的保護者。

在珠江口,鴉片走私是公開進行的。當時馬地臣創(chuàng)辦的英文報《廣州紀事報》(Canton Register)等報紙就像登載其他進口商品一樣登載鴉片的價格,公開公布那些運著鴉片抵達的船名,并且記錄鴉片交易情況。

伶仃洋鴉片基地建立后,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鴉片走私體系。從內(nèi)地“大窯口”的銀錢交收,到伶仃鴉片躉船上的按單發(fā)貨;從專司從印度進貨的飛剪船隊,到伶仃基地囤積鴉片的躉船,再到專事向中國沿海送貨的船隊,鴉片走私貿(mào)易迅速擴張。猖獗的鴉片走私,使伶仃洋面處于一派畸形的喧囂與繁忙之中。

有來到此地的外國人如此記述這里的鴉片走私景象:“從日出到日落,你都可以看到,在那些躉船旁邊一艘艘的走私船載著鴉片開走……登上躉船,你更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買賣興隆、財源茂盛的景象。在你的這一側,你會看到成排成排的‘公班土’和‘刺班土’堆放在船艙上;在你的另一側,則堆放著‘白皮土’……轉過身來,你會看到請來的中國驗銀師正將銀子從錢袋里倒出來,進行查驗?!?/p>

沒有人能夠想到,曾經(jīng)因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詩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聞名于世的伶仃洋,在500多年后,竟成為鴉片走私者的天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