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世紀大供股與香港(2)

匯豐帝國 作者:劉詩平


匯豐公布的配股價格,較其前一交易日在倫敦每股收盤價英鎊大幅折讓近五成。深度折價配股引發(fā)的負面聯想和投機,讓市場為之震動。在匯豐宣布配股方案后的3月3日和4日,兩天累計跌去兩成二;自匯豐宣布配股后的五個交易日內,累計下跌達四成二。

匯豐股價大跌,全城議論紛紛。一時間,雖然匯豐聲稱“門外的獅子仍有能力大聲吼叫”,但匯豐這個伴隨港人多年的神話是否能夠持續(xù),匯豐收購美國家庭消費信貸公司的責與過,匯豐的配股建議是否可取,匯豐是否還有機會東山再起,等等,成為城中議論的話題。

3月9日,匯豐股價狂瀉24%,更在尾市競價時段出現了最后三秒鐘急挫4港元的驚人異動,最終收報每股33港元,不僅刷新匯豐13年來股價新低,更創(chuàng)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紀錄。面對如此跌勢,正在節(jié)目錄制中的電視財經評論員胡孟青甚至因一時感觸而淚灑直播間。

幾十年來,謹慎的投資者逢低買入匯豐股票,在香港幾乎是個常識。但現在匯豐股價如此暴跌,撼動了匯豐大廈的根基。一個支撐香港人自信的穩(wěn)固基石開始出現裂痕,一個香港人視為不曾動搖的價值開始在眼前模糊。

香港《信報》著名專欄作家林行止以《股民有情,匯豐無義》為題評論道:匯豐不發(fā)盈警、任分銷商盡得先機,將大失人心,加上銀行業(yè)今后發(fā)展前路多艱,相信會令不少“死忠”死心!林行止略帶傷感而憤懣地寫道:“明知勢頭不妙的匯豐管理層較早前未能當機立斷,失去有利時機集資之余,復未能及時發(fā)出盈警,哪有保護愛惜股東之心。”

以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匯豐控股每股120港元左右的股價計算,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匯豐股票已跌去七成二,這家傳統(tǒng)上在當地具有特殊地位的銀行的財富縮水,令港人深感痛苦而不堪面對。匯豐這個發(fā)跡于此、被稱為“香港人的銀行”(已經以倫敦為總部,并且已成為一家業(yè)務遍及全球的國際金融機構)的股價急劇滑落,更使幾十年來長情所寄的大眾小戶,無不傷感落寞。港人對匯豐之鐘情,可謂“愛之深、責之切”。

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一個香港中生代的來信表達對匯豐愛恨交纏的感情時說:“最初認識你,源于大家都說‘圣誕鐘,買匯豐’,我問原因,人家就說‘不要問,只要信’。動搖的時候,大家又說‘有買貴,沒買錯’,因此一直對你不離不棄。工作縱然疲累,但勤勤懇懇,三數月儲一手,像盼一個美好的將來,仍叫人苦中有樂。然而,你公布成績:盈利大倒退、減派息、供股。三大瀉因,從此成為個人資產的‘三聚氰胺’,一旦吸納,將直接導致荷包‘干硬化’,后悔已晚?!?/p>

匯豐股價暴瀉,股民心碎,匯豐“穩(wěn)如泰山”的神話開始退色。

面對此情此景,匯豐第二天(3月10日)緊急召開記者會。匯豐集團亞太區(qū)行政總裁霍嘉治強調,周一(3月9日)股價在競價時段內大跌是出于技術原因,更可能有市場莊家及對沖基金“從中作?!?,并非恐慌性拋售。因此,即使正股跌穿供股價28港元,供股計劃仍將繼續(xù)。同時他透露,已獲足額包銷。

長江實業(yè)集團主席李嘉誠等多位香港華商力挺匯豐,明確表示將以私人名義擔任分包銷商。

“門外的兩只獅子仍在那里、仍很健康,只是突然間不懂得跳蓮步舞,并帶點舉步維艱?!被艏沃沃厣辏瑓R豐仍是一家賺錢及派息的銀行,比起全球很多大型銀行近月接二連三要政府救亡,匯豐并無此需要,通過提高資本充足率,匯豐將成為全球資本實力最雄厚的銀行。匯豐有信心安然走過這場金融風暴,并可能以最有實力的跨國銀行在這場危機中脫穎而出。

“不止三十年來,就算是出世以來都未聽過匯豐(股東)?鬧法、(股份)?賣法。身為局內人當然認為是過了火位,但我又是投資者,股份好似其他投資一齊跌,大家都不想,這個風暴什么都給卷起?!泵鎸τ浾?,身為匯豐集團總經理的梁高美懿深有感觸地說。

為打消投資者疑慮,匯豐集團財務總監(jiān)范智廉及美國匯豐的財務總監(jiān)抵達香港,會見機構投資者。匯豐集團主席葛霖也在紐約與主要投資者見面,希望投資者支持供股計劃。

對匯豐而言,值得慶幸的是,受超跌反彈等因素影響,匯豐股價從3月10日開始逐漸回升,至18日已實現“七連升”,七個交易日累計升幅達。

3月19日晚,匯控供股方案塵埃落定,在倫敦特別股東大會上以超過99%的贊成票獲得股東通過。在香港,除了以李嘉誠為首的數位華商公開表態(tài)支持,各大金融機構亦幾乎全部參與了供股計劃。葛霖在特別股東大會上表白:匯豐正經歷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的全球經濟下滑,全球七大工業(yè)國的經濟正步入衰退,預期今年(2009年)全球經濟將繼續(xù)收縮,而集團亦無法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免疫;加上競爭對手紛紛獲政府注資或在市場集資,故集團有需要維持更高資本充足比率要求,以鞏固強健的資本實力,應對目前不明朗的經濟及金融環(huán)境。

葛霖指出,匯豐在經營困難的環(huán)境下,仍處于有利位置,集團業(yè)務遍及新興市場,是亞洲、中東及香港亦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國際銀行,相信競爭優(yōu)勢正在改善,而其他金融機構面對資本短缺及集資壓力,大部分正著力發(fā)展其本地

市場。

其實,無論是匯豐集團行政總裁紀勤,還是匯豐集團執(zhí)行董事兼亞太區(qū)主席鄭海泉,都在多個場合強調,集資所得并非為持續(xù)虧損的北美業(yè)務“填凼”,而是為了維持匯豐擁有強勁的資本實力,為了匯豐未來的發(fā)展。集團正物色中國內地、中國臺灣、印度及印尼等新興市場的收購機會。

4月5日,匯豐177億美元(凈額)供股獲得大力支持,新股獲認購,香港支持率更達98%。

4月6日,匯豐宣布,供股及配售余下的股份完滿結束。

匯豐千億港元大供股最終平安落幕,匯豐股價也開始收復失地。但是,香港市民如何從匯豐的歷史與現實中找回自己,以及匯豐會如何回報這片成長于斯的土地和不離不棄的港人,依然值得港人和匯豐深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