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要求不是無條件的。在這之前,我們宣布必須無條件投降已經(jīng)好幾次了。為什么要對日本讓步呢?”
接著貝爾納斯請求杜魯門給他一個小時來寫對日答復方案,杜魯門同意了。
方案由國務省遠東課的課員負責起草,在正午以前起草完畢。其大致內容是:對日本的要求不給予任何形式的明確答復,既不否定天皇制,也不做明確的承諾,并重申《波茨坦公告》是不會做任何更改的。下午,五個人再次聚集在一起,通過了該方案。
關于天皇制,福里斯特爾覺得用一種更加明確的表達方式來約束它也許會更好。在離開的時候,福里斯特爾拉住貝爾納斯,試探其真正的用意。國務卿胸中自有想法,他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低聲說道:
“天皇還有一個叫秩父宮的弟弟。無論誰當天皇,只要天皇制保留下來就可以了④?!?/p>
為了得到同盟國的認可,這個答復方案被分別送往倫敦,莫斯科和重慶。重慶方面馬上表示同意。倫敦方面經(jīng)過慎重討論之后,也同意了該方案。
莫斯科態(tài)度強硬,說要第二天才給予答復。但是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卻拼命催促,說情況緊急,必須連夜將答復送往華盛頓。很快,蘇聯(lián)的答復來了。在答復里,蘇維埃政府同意了對日答復方案,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在占領日本的時候,除了美國派出的一名最高司令官以外,蘇聯(lián)也要派出一名最高司令官。就像對德國一樣,蘇聯(lián)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要瓜分戰(zhàn)后的日本。“我們完全不接受。”哈里曼嚴厲拒絕了蘇聯(lián)的要求。
像這樣針鋒相對的討價還價還進行了好幾次,最終蘇維埃政府妥協(xié)了,無條件同意了貝爾納斯的對日答復方案,此時是莫斯科時間凌晨兩點。這樣,在八月十一日這一天,華盛頓將同盟諸國的答復都收齊了。
八月九日到十五日這一周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震撼,而八月十一日這一天,對一周以來,不知道上述內情的日本來說,是一個相對平靜、無所事事的日子。一整天,日本全國各地都沒有空襲警報。一心等待同盟國答復的鈴木首相上午就在讀書和冥想中度過,下午與書記官長、親信等人商量一些細節(jié)問題,以此來打發(fā)時間。
“隸屬于盟軍最高司令官”
八月十二日是星期天。午夜十二點半過,迫水書記官長從同盟通信社外信部長那里得知,舊金山廣播開始播放對日答復。
“還不知道全文的內容是什么。不過,好像不是一個很善意的答復?!?/p>
迫水的心情頓時暗淡下來。
陸軍中央也在收聽舊金山廣播,為了不重蹈覆轍,這次準備親自動手翻譯。
外務省干部對同盟國的答復雖不滿意,但還是制定了國體如能得到捍衛(wèi),就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方針。通閱答復全文,里面沒有對維護天皇制作出明確的承諾。但是,“日本政府的最終形式……應該由日本國民的自由意志來決定……”這句話表示天皇制得到了一半的保證。
這次大本營及早采取了行動。上午八點過,梅津參謀總長和豐田軍令部總長就進宮上奏天皇,表明了軍隊堅決反對接受答復文本。軍隊將答復文本中的subject to直截了當?shù)胤g成“隸屬”一詞。這樣一來,譯文就成了“天皇和日本政府統(tǒng)治國家的權限……隸屬于盟軍最高司令官”。如果接受這樣的答復,“就明顯冒瀆了作為國體根基的天皇的尊嚴,將招致我們的國體破裂,皇國滅亡”。兩總長極力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