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世者,莫非你偏心 造物主,莫非你徇情 為何在締造世間萬物時偏就鐘愛“圓”的模樣
舉目觀蒼穹,上天是圓的;俯以察地理,地球是圓的;借助紫金山天文望遠鏡,欲窮千里目,放眼望宇宙:太陽、月亮、“牛郎”、“織女”、北斗、南極,一切天球地體,呀!莫不是圓的!
回首看舍下,不少物什也呈圓形。案上的電燈、筆筒是圓的;筐里的雞蛋、蘋果是圓的;缸里的豆米芝麻是圓的;還有陽臺上那盆含苞待放的梔子花,也微張花瓣奮力向圓發(fā)展哩!不禁啞然失笑。
鄙人個子不高,卻頭圓肚圓,本是窈窕淑女不屑一顧的人物。然則一次郊游,田坎上幾個村姑、嫂子竊竊夸贊:“圓的,大官!”我慚愧之余近前盤問,一嫂子喜眉笑眼道來:“不是‘大官’,也是‘像官’??茨泐^圓、肚圓,一臉‘官象’,還不‘像官’ ”我忍俊不禁:“圓,真有魅力啊!”
于是,我便潛心觀察起圓的藝術,收集起“圓文化”來。
去問生物學家。他說:圓是生物選擇、進化、生存的需要和結果。目前自然界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如細胞、細菌之類都是圓的??墒呛茉绾茉缫郧埃捕嘤袟l形的、方形的,或者不規(guī)則形的。但經(jīng)不住物質的摩擦,地球的引力,同類的相撞、打磨,久而久之,削其棱角,變成圓形、橢圓形、流線形了。放大到動物界說,你看水中的蝌蚪出世之初,拖著長長的尾巴,一搖三擺,曲態(tài)可掬可愛,曾幾何時,尾巴脫光,變成圓乎乎的了!
去問物理學家。他說:自然界多數(shù)物體呈圓形,是力的“作用圖”。車輪呈圓形,便于滾動;蘋果呈圓形,減少脫落;彈指即破的氣球呈圓形,同樣是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球的引力,增大對外界的抗力,方能“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再去問技術工程人員,回答更使人茅塞頓開:物體多呈圓形,主要是為了實用需要。因為一切形態(tài)中圓形容積最大,肚量最寬,用材料最省。他說數(shù)學家早已測出,容積相同的一個立方體表面積要比一個球形表面積多用24%的材料!難怪我雖肚圓、頭圓,穿衣用料卻不比瘦高條多出什么!
問學歸來,不亦樂乎,我倒頭便睡,以解連日奔波之疲勞?!霸码鼥V,鳥朦朧”,朦朦朧朧見周公時,“哎喲”一聲我醒了。原來翻身時碰著了別在床頭上的繡花針。負痛之人,再難成眠,索性再想開去。由眼前的繡花針想到老奶奶做鞋使用的錐子,頭圓了要磨光;石匠舅舅開山鑿石用的鏨子,用禿了要打尖;石油工人鉆石油用的鉆頭鈍了,可否也要換尖的呢 “青竹蛇兒嘴,黃蜂尾上針”,莫不保持其鋒利?!凹狻蹦艽┰屏咽?,“鋒”能所向披靡,“針”能灸病醫(yī)疾??磥恚匀唤?、人類社會在有“圓”之時,又確實不可少了“尖”、“鋒”二物。
由尖又想到方。文人學士的愛物——硯臺、書報、紙張是方的;戲劇中帝王將相邁步是方的;追溯到建國之初乃至兩千多年前,官印玉璽一概是方的;當今流行的貨幣雖然叫“圓”,但其幣紙也是方的,金屬材質的貨幣,當初也曾“外圓內方”過。由此得知,“方”也有過輝煌的歷史!
于是我實話實說:大千世界,應是“圓、尖、方”并存;人類社會,必然“麻、辣、燙”俱有。如果硬要問我愛哪頭 我說:圓有圓的伶俐,尖有尖的鋒芒,方有方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