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哄騙(2)

耍聰明的中國人 作者:石之軒


不過聰明人很快就將哄騙這門技術學過來到處使用,騙的人不再限于敵人了,上司、下屬、朋友、陌生人,只要有必要,聰明人就毫不吝惜地使用哄騙高招。本來這招數(shù)只在關鍵時刻偶然使用,平日間不能頻繁哄人,因為頻繁地哄騙,必然讓自己的誠信度大為降低,不但影響人格形象,也讓今后哄騙的效果大打折扣,但聰明人不管這些,他們把哄騙作為一種常態(tài)的辦法,不厭其煩地使用,卻屢屢奏效,最起碼在為他自己謀取私利上屢屢奏效,這一點,真的讓人不佩服也不行啊。

一、以強勢作為后盾的哄騙

縱橫家張儀為了讓楚和齊絕交,哄騙楚懷王說:“如果楚國與齊國絕交,秦國不但與楚結盟,且送楚國商于之地六百里?!背淹跣乓詾檎妫团扇巳臊R,將齊王臭罵了一頓,與之絕交,然后派人跟隨張儀到秦國,要接收張儀答應的商于六百里土地,可張儀眼睛一翻:“楚王記錯了吧?我答應的是六里,何時答應六百里了!”

張儀這種明目張膽的哄騙,竟然能夠得手,除了楚懷王太蠢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秦國太強,張儀有秦國撐腰,所以即便是騙人,也不怕有什么后果,楚國拿他毫無辦法,張儀反而因行騙而為秦國立了功。

這種以強勢為后盾的哄騙非常有市場,被后世的強勢者所效法,在各個領域里,強勢者都用張儀的辦法來公然哄騙弱者。比如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狂印鈔票,致使貨幣惡性膨脹,老百姓被巧取豪奪。民國26年,100元法幣可以購買兩頭耕牛,可10年之后,100元法幣只能購買一只煤球。就這還算是膨脹比較緩慢的。1940年之后進入膨脹的瘋狂期,早晨的一筆巨款,到了晚上可能就是一堆廢紙。法幣崩潰之后,民國政府又發(fā)行金圓券,此券從發(fā)行之日起就如脫韁的野馬般,不受控制地膨脹,1948年8月開始發(fā)行,到了1949年7月停止流通,發(fā)行期不到一年,卻貶值了兩萬多倍。這種哄騙,比起強行掠奪只差了一線,就其本質來說,與張儀騙楚懷王是一樣的。只不過將楚懷王換作了老百姓。

到了今天,社會空前地進步,依靠強勢而行哄騙之事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所唾棄,但聰明人賊心不死,仍舊懷念張儀,還想憑借其強勢地位公然哄騙。一些壟斷行業(yè),其上層人物的報酬大得驚人,即便其基層公司臨時雇傭的看門者,每年的報酬也是窮工廠工人的十倍以上,可他們卻恬不知恥地公然行騙,叫喊他們連年虧損,強行要求產(chǎn)品漲價。更為奇怪的是,這些霸道公司為了漲價而召開的論證會,很多都能通過,連普通民眾的代表也贊同他們漲價,這和張儀哄騙楚懷王有什么兩樣呢!

強勢公司與消費者簽訂的霸王條款也屬于這種哄騙,因為有了一紙協(xié)議作掩飾,似乎消費者是同意他們這樣做的,可楚懷王當初和齊國絕交,也是他自己同意的,張儀并沒有逼他,正因為沒有逼迫,才是哄騙,如果逼迫了,那自然就不是哄騙的性質了。

很多施工單位或其他公司在雇用民工干臟活累活時,估計都許諾按時發(fā)放工資,但當農(nóng)民工按時拿不到工資時,當初的許諾就是哄騙了。沒有這種哄騙,施工單位或有關公司便無法強迫民工為他們干臟活累活,除非仿效黑磚窯的老板。但仿效黑磚窯的老板,風險明顯要大得多,而不按時給民工發(fā)工資,最多就是哄騙而已,強調一下理由,他們便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