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女有仨,該走向誰,謝振華竟躊躇了起來。打油詩,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可供挖掘的含義,已挖到底了。再推敲,就無任何意義了。
是否是如此?
不是!
候(后),左右;佳人、老鴇、紅粉,三個方位,三個人。大哥是誰?不就是他么?守在碼頭入口處的那個賣報女,是他的接頭人!要確認并不難,當他緩緩踱步,靠近那名賣報女,心中就有底了,旁的他不看,他就看那雙手,膚如凝脂,手如柔荑。
那不是雙慣于下層生活的人之手!
嚴淑英正在等人,等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據(jù)軍統(tǒng)總部的電令,她要等的人,將于這日到達,這是她的下線遞出的電令;而她的上線,也轉(zhuǎn)達了一份電令,命她接頭當天到碼頭入口處賣《大美晚報》,如果有人上前買報同時,詢問瓠干的價格,就是要接之人。
這天到達的船就一班,是從香港開過來的“霞飛將軍”號,船靠岸這么久了,還沒人在上前買報的同時附帶詢問瓠干價,會不會是因什么事耽擱了?嚴淑英仔細一想,通常上級指派接人這等事,都是對方先上路,才會有用電文告知她接應(yīng)的時間與地點。
現(xiàn)在時間和船次都對,何來的耽擱之說?
還有種可能,就是傳達命令的人出了問題,導(dǎo)致了意外。但這次的命令,分成兩個環(huán)節(jié)送達,只有她這個中間人才知道全部命令。她的上線和下線,各只知道部分命令,除非日偽特務(wù)連她在內(nèi)一鍋端。不過,這種可能微乎其微,她的上線只和她聯(lián)系,不會與她的下線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她的上線甚至不知道她的下線代號。日偽特務(wù)若想來個順藤摸瓜,就必須經(jīng)過她這一層。
前提是,她被俘了!
這種具前瞻性的結(jié)果,她從未設(shè)想過,誠如她隨身攜帶一顆“甜瓜”手雷(日制)傍身一樣,任何試圖抓她的人,只會是她的殉葬品……
有主顧來了!
她現(xiàn)在可是一名賣報女呢,那些胡思亂想,還是少想!
“請問有《大美晚報》嗎?”
“有,請問您要洋文的,還是中文的?”
“中文的,哦,對了,有瓠干賣嗎?”
“有的!請問,您還要《紅粉指南》嗎?”
“都要!一共多少錢?”
“不貴的,三塊錢!”
“好,”謝振華掏出十元錢,用食指和中指夾著,遞出手的同時,他的無名指輕彈紙鈔,振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彈鈔票即彈票,在軍統(tǒng)的暗語中,即下馬問前程。以他那富家小開的扮相,與一名賣報女相偕而行是不相宜的。
嚴淑英會意,埋頭邊找零錢邊說,“小面額的紙鈔沒了,輔幣要嗎?”她說的是,碼頭外有輛無牌照的車。(輔幣是圓的,指代汽車輪子;紙幣展開是方的,小面額,是數(shù)字,小面額紙幣沒了,指無車牌號。)
“唔!”謝振華會意,輕輕點頭,接過一大把輔幣,拿著兩份報紙走了。
出得碼頭,就是法租界的辣厄爾路,沿街靠碼頭營生的旅館、飯館、咖啡廳,鱗次櫛比而立。
入夜,這里不是很熱鬧,反顯得冷冷清清的。
辣厄爾路上不只房屋多,車也不少,都靜靜地停靠在路邊,鮮有人在車上。
不都說上海很繁榮,尤以法租界繁榮么?
謝振華疑惑,依稀作響的鞭炮聲,提醒他這天是個不尋常的日子。
哦,是了,這天是一九四一年的一月二十六日,除夕,是中國人的年節(jié),每到這個夜晚,家家戶戶忙著吃團圓飯,怎會有太多的人逗留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