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8)

說錢 作者:盧曉剛


有廟,就得有菩薩,那時的菩薩不全都是泥塑木雕,很多是用銅澆鑄、用金涂面的,以示虔誠。還有寺廟裝飾、佛教儀式用的大量法器,也都非銅不可。

這樣,廟里用去的銅材,就不知能鑄幾萬幾億錢了。此外大臣們?yōu)榱何涞圳H身用的四億銅錢,八成也都有去無回,全變成了菩薩金身。

銅一稀缺,人們就越發(fā)珍惜,舍不得用銅錢,你收藏我也收藏,流通的銅錢越來越少,以至鬧起了錢荒。

這一時期的“短陌”已成了規(guī)矩,梁朝的東一半國土上,是八十當(dāng)百,叫做“東錢”;西一半國土上是七十當(dāng)百,叫做“西錢”; 唯有京師稍體面一點,以九十當(dāng)百,叫做“長錢”。

到了梁朝快咽氣的時候,銅錢已是三十五當(dāng)百了。

人真是太聰明了!“短陌”,呵呵,這也相當(dāng)于把紙幣撕成兩半用。這是民間自發(fā)的“增值法”。

梁武帝早年馳騁疆場,雄姿英發(fā),政治上也很清明,到晚年卻昏聵得無以復(fù)加。后來有個羯族人侯景作亂,以1000人起家,沒幾天工夫竟糾合了10萬人眾,打進了京師,把這個85歲的老皇帝看管起來不給飯吃,硬是給活活餓死了。

梁朝完了,接下來是陳朝。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也是一代英主,治軍從政,都有雄才大略。他少年時貧寒,當(dāng)過打漁郎,后來做官也是從基層起步的,當(dāng)過里長和油庫的小官。

梁武帝死后,他總攬了梁朝的軍國大事,幾次謀劃完成中原統(tǒng)一大業(yè),極受百姓擁戴,最后受禪讓做了新朝代的皇帝。

陳霸先登基后,政治清明,江南一片安泰。

后來的唐太宗和魏征,都很服氣他。魏征認為陳霸先功勛不下曹操、劉裕,雄豪無愧劉備、孫權(quán)。

可惜,天不憐才,他登位才三年,就病逝了。否則,后面隋唐的歷史都可能要改寫。

陳朝起初所用的錢,也還是亂七八糟,鵝眼錢也在流行,糧食布帛也當(dāng)錢用。到第二個皇帝時,開始鑄五銖錢。這是漢武帝以后罕見的好錢,相當(dāng)精整,一當(dāng)鵝眼錢十。

到了陳朝后期的宣帝時,大概財政有點緊張了,又鑄所謂“太貨六銖”,一當(dāng)五銖錢十。

這是又要明明白白地搶錢了,老百姓堅決抵制。這個六銖錢上的篆文“六”,寫得像一個人雙手叉腰,于是就有人編出民謠來唱:“太貨六銖錢,叉腰哭天子?!?/p>

這歌謠,真的就唱衰了陳朝了。

宣帝一死,六銖錢也就停用。下一個皇帝是誰?是做《玉樹后庭花》曲子的陳后主!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歌詞寫得太喪氣,南朝也就在他這兒亡了。

最牛的錢出在北朝末代

既然是說南北朝,有南朝就有北朝。因為北朝多為“胡人”建立,在古代正統(tǒng)史家的潛意識里,北朝政權(quán)多少有點來路不正,后世士大夫?qū)Ρ背呐d趣也不大。影響至今,實際上我們對北朝也十分陌生。

其實最后結(jié)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的隋唐,嚴(yán)格意義上都屬于“北朝”,可是因為這兩個大王朝都是正統(tǒng),印象中這又天經(jīng)地義是“我們”的了。古代的“華夷之辨”,就是這么矛盾。

好,我們來看北朝的第一王朝——北魏。

這是個鮮卑族政權(quán),疆域遼闊,黃河流域盡為其所有。后來它又出了個極為傾慕漢文化的孝文帝,把都城從原來的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了洛陽,禁止胡服胡語,徹底漢化,可以說成了“我們”的北方大帝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