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4)

說錢 作者:盧曉剛


沈充說:“司空司馬的,都是萬人矚目的位子,豈是我能勝任的?且大丈夫與朋友共事,有難同當,怎么能半途變卦!”

沈充跟定了舊主子,在吳地起兵響應。

這還了得!明帝大怒,出了懸賞:有斬沈充者,可賞“三千戶侯”。

就在這關鍵時刻,王敦病死,造反軍隊立刻潰散。沈充逃到老部下吳儒家里。吳儒假意收留他,把他誘騙到夾墻中關起來,笑說:“三千戶侯到手了!”隨后把沈充砍了腦袋。

兩晉時期關于鑄錢的事,就這一樁。

銀子是在晉朝開始吃香的

我們已經知道,貝幣的單位是“朋”;黃金的單位是“斤”(相當于現在的半斤)??墒亲詮挠辛算~錢后,還沒有個單位可以稱呼孔方兄。古人一開始是叫“一個子兒”還是“一枚”,我還真是翻遍古籍也查不著。

老是沒有貨幣單位是不行的,所以從晉代開始,銅錢就有了單位,小單位叫“文”,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是也!

大單位呢,叫“貫”。這個咱們大伙可能都熟,現代有個著名的昆曲劇目《十五貫》,故事取材于明代馮夢龍編輯的小說《醒世恒言》。

這十五貫,就是15大串錢。

那么“一貫”是多少?1000文。

看來,十五貫錢若由一個人背著,還是挺重的呢。

貨幣史發(fā)展到這個時候,就有點不建康了,有幾個現象值得一說。

首先是私毀私鑄,民間有一些豪強和不法分子,喜歡把錢毀了重新鑄。這可不是為了增加GDP,而是有利可圖。

這里又要普及一下鑄造知識了。銅錢的主要材質,有紅銅、青銅、黃銅、白銅等等。紅銅是純銅,青銅是銅錫鉛合金,黃銅是銅鋅合金,白銅是銅錫合金。

把好好的足值銅錢融化了,多摻進鉛和錫,再縮小一點重新鑄,錢就平白無故生出另外許多錢了。

這是明目張膽的摻假兌水??墒悄菚r候沒有質監(jiān)局,沒人管,三國時候的國家領導人劉備、孫權還帶頭鑄不足值的錢。如此一來,官錢的減重減值和民間的私鑄,兩下里就真成了“朋比為奸”。

鑄劣錢有利可圖,誰還傻乎乎地鑄好錢?這就是貨幣領域里“劣幣驅逐良幣”的定律,據說發(fā)展到今天,這個定律已經在不少單位的用人機制里起作用了。

這樣日子一久,劣錢必然充斥市場,沒法再流通了,因為大家都不認。

于是官方只好出面整頓,一番整頓下來,掃除了一些劣幣,騰出了一定的空間,于是民間私鑄又見機而起,興起新一輪的造假高潮。

劣幣就這樣生生不息,越整頓越厲害——這倒有點像現在某些地方的懲貪了,道理是一樣的。

再一個現象是,兩晉的君臣太懶散,只顧著用前朝的舊錢方便,可是那舊錢,一是有外流、損耗的,二是大款們存錢越來越多,國家老是不鑄錢,貨幣供應量就會嚴重不足,流通領域怎么辦?

這老百姓也有法子。從晉朝時起,民間用錢有時候約定可以缺斤短兩,學名叫做“短陌”,也就是不到一百文,可以當成一百文用。

第三個現象是,貨幣不夠用,就學習三國,朝廷的賞賜和俸祿都不用錢,一律用布帛。發(fā)年薪時,大官小官都用車往家里運布匹。

兩晉皇帝賞賜給臣下的布帛,一般數量都很驚人,動不動幾千幾萬匹。權臣桓溫一次就曾得賞30萬匹。那時候誰家富、誰家貪,一眼就能看出來——他總得造個倉庫來裝這些布?。?/p>

晉朝的西北地區(qū)和當時的北方政權更是徹底,連老百姓都不用錢,就用布匹。好好的一段布,買糧食剪去一塊兒,買肉剪去一塊兒,基本就不能用于做衣服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