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這一段靠什么養(yǎng)家?估計是在鄉(xiāng)間到處打雜。以后才有了一份“工作”,是在魯國的權(quán)臣季孫氏門下,做了一名倉庫小官“委吏”,實際上就是會計。
孔子知道,自己沒什么本錢,長得漂亮不當(dāng)飯吃,想“啃老”也指望不上,只有埋頭苦干。他倒也不嫌這工作瑣碎、鄙俗,整天守在倉庫里,收貨發(fā)貨,記賬算賬。那時候記賬,是在竹簡上,每進出一批貨,就要刻上一刀,他是一刀都沒錯過。
這工作雖然低賤,但是干好了也不易。他的前任,就是因為賬目混亂,有貪污嫌疑,結(jié)果被季孫氏攆走的。
孔子不同,他知道苦孩子就得下死力、干苦活兒,才有出頭之日。久而久之,他總結(jié)出了一條經(jīng)驗:“會計當(dāng)而已矣?!币簿褪钦f,會計這活兒,沒別的,精確而已。
據(jù)說,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句會計格言。
季孫氏感到很驚奇:想不到這帥男能把這工作干得這么好!一高興,就給孔子換了一個管制“乘田”,不過也還是小官——管理牛羊。
孔子毫無怨言,還是一絲不茍地干。他后來曾經(jīng)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這話不假,他年輕時,比這更低賤的差事都干過——民間樂隊里的吹鼓手。人家婚喪嫁娶,他去給人家吹喇叭!
孔子的成功,沒有什么竅門,苦干加上遠大志向。
孔子早年干的小官,是不入流的,連正式的“出仕”都算不上,直到50歲以后,才當(dāng)了幾年高官。但他從30歲起開始做的民間教育工作,讓他揚名天下,終于成就了一番偉業(yè)。他的思想,就是在今天,也被于丹阿姨煲成“心靈雞湯”,溫暖著千千萬萬的人!
他之偉大,還在于說的都是大實話,沒有一句是讓人聽不懂的。他發(fā)跡后,齊景公向他請教治國方略,他回答得很樸實,但是一針見血:“政在節(jié)財?!?/p>
你看現(xiàn)在,他的話不還是真理嗎?那些只會搞“政在破財”的人,到今天不還是要讓人氣得吐血!
毛澤東在還沒批孔時,對孔子的那一套思想遺產(chǎn)還是很重視的。1949年他在新政協(xié)會議上見到會計界的老前輩徐永祚,還幽默地稱呼徐先生為“孔夫子的同行”。
能做得了“鄙事”,才是成功的基石——帥小子們可要都記住了。那種命運超級好,干什么都一帆風(fēng)順的人,上帝早晚要滅他,這里面沒什么道理可講。
在當(dāng)今金融危機影響下,工作難找,薪酬又低,但是別忘了:能不能做“鄙事”,那是上帝對你的考驗。說不定,做了一份“淡得出鳥”的工作,反而有希望將來流芳百世!
古代金融界的一桿孤獨大旗
前面我說過,做人要做“國際象棋手式”的人,看問題要看到隱形的規(guī)律。
規(guī)律從來就是隱形的,聰明人看得清,老實人看不見。否則怎會有人先富起來,有人賺不著錢只得號稱“堅持理想”?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一種完美境界。而窮——溫飽尚且吃力,配談什么理想!
所以我說,窮人不諱言自己窮,那才是真有救了。窮人要是嘴硬,用豬皮抹嘴,說“我很窮,但我的思想很富有”,那不是孔乙己?
會下國際象棋的都知道,在國際象棋的棋盤上,從我方到對方有一條無形的對角線,誰先占住這個對角線,誰就必是最后的大贏家。
這個對角線,沒人給你畫出來,你得自己會看。在金融界,這樣的隱形對角線有很多,專門檢驗?zāi)隳X子聰明不聰明、眼睛盲不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