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相當怪異的,肅順當年做了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朝廷人”,最后因為沒有“朝廷人”替自己遮護,把自己的命也賠了。
肅順,滿族鑲藍旗人,愛新覺羅氏,根正苗紅。咸豐爹死,咸豐即位,正年幼,其爹道光臨終托孤,給咸豐留下了“三人團”的政治遺產(chǎn),即文慶、肅順以及肅順他哥端華,囑咐三人輔佐。三人當中,唯肅順具才干。他談不上有管仲之才,史有評論曰“肅順于咸豐年間始為御前大臣,貴寵用事,后遂入軍機,屢興大獄,竊弄威福,大小臣工,被其賊害,其人固無足論矣。然常心折曾文正之識量、胡文忠之才略”。這個評論,看上去是五五開,其實未必很公允,因為這是后來人也就是肅順被慈禧太后以“大奸臣”名義斬決之后的評論,多有被“抹黑”。肅順利用其在“三人團”最寵之位,也許干了不少壞事,但是,他替曾國藩與左宗棠“說話”與“斡旋”,不能不說是其“正面大功”。一朝天子一朝人,咸豐死后,肅順迅速從“三人團”退了出來,從“寵臣”變?yōu)榱恕皸墜D”,朝廷里一切消息都得不到了,遑論“內(nèi)幕”!咸豐死,肅順被慈禧“安排”護送靈柩去安葬,行至密云,被慈禧派來的人逮捕。我肅順會被逮捕?他傻乎乎地問:“吾顧命大臣,誰敢爾者?”可見他對慈禧太后要殺他是一點也不知情的,結(jié)果肅順被“斬立決”。昔年,他是他人的“朝廷人”,為他人說話,使他人立功,現(xiàn)在他自己“朝廷”也沒人了,沒誰給他遮護,沒誰給他說話,立功是奢望,命都保不住了。唉,人治社會里,在各種“生產(chǎn)關(guān)系”當中,人真的是“決定因素”。
7.勢不利
我有五六分的把握,敢負五六分的責任,來肯定漢朝的嚴子陵先生是個勢不利的人。嚴先生家道殷實,銀子經(jīng)常兜在褲袋里叮當叮當響;人是特別聰明的,腦袋里的主意比誰都多,眼珠一轉(zhuǎn),一個計策就出來了。眼珠與計謀好比是弓與箭的關(guān)系,弓一拉,箭就射出了。老嚴成名也很“趁早”,年紀輕輕就是個有名望的人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嚴先生既有勢不利的資格,也有勢不利的資本;袋里有錢,可以隨時布施;人聰明,可以多給智力支持;出名早,這點對于拉人氣特別重要,明星來幫助競選,號召力大。
嚴先生確實是憑這三般來幫助劉秀同志的。嚴先生與劉秀同志是大學同學,都是在長安上的學。那時的劉秀同志成績差,考試時,嚴先生常常給他丟紙團;袋子空,嚴先生常常給他送飯票;特別是志向低,嚴先生就經(jīng)常對他進行革命理想教育??傊?,嚴先生身上是個大煤礦,經(jīng)常雪中給劉秀同志送炭,這當然讓劉秀感激涕零。劉秀暗暗地發(fā)誓:茍富貴,勿相忘。劉秀當然只能是發(fā)暗誓,他覺得他那個樣子,能成什么大器?
劉秀同志本來只想畢業(yè)之后找個工資高一點的工作,小打小鬧,多弄幾個錢養(yǎng)家糊口。哪想畢業(yè)即失業(yè),他索性大吵大鬧,嘿嘿,成了大器,而且不是一般大器,是天下第一大器。他的需求當然不是蹭飯票等低檔次的了,他也得站在道德高地做帶頭大哥。他想起來了曾經(jīng)的鐵哥們兒嚴子陵先生,他想努力做個知恩圖報的好榜樣、好表率。而這時候,嚴先生躲起來了,藏貓貓了,劉秀同志派人到處尋找,找也找不著,他就請藝術(shù)家根據(jù)他的口述描繪了一張嚴先生的畫像,在全國各地張貼“尋人啟事”,下達了一個死命令,務(wù)必將鐵哥們兒嚴子陵找到,以成全他知恩感恩的道德形象。全國人民都來人肉搜索了,哪有搜不到的?于是連拉帶拖把嚴先生弄了來。劉秀很懷舊,懷想當年同寢室一床被子睡上鋪的情景,他就來重溫了一把,跟皇后妃子們打了一聲招呼:今晚我不回家睡,我跟我老同學去睡。這一夜,時光倒流,又回到了從前。嚴先生的優(yōu)越感又產(chǎn)生了,所以他把腳伸到劉秀同志的肚皮上,再次過高高在上的癮,害得全國臣民嚇了一跳:昨夜星像顯示,有客星侵犯御座星,情形危急。劉秀同志就說:沒事,昨夜是我與老同學睡一個被臥。劉秀同志說了:哥們兒,你就在我這里干吧,三公六卿,你隨便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