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帶來的災(zāi)難結(jié)束了?沒有。
楚文王喜滋滋樂顛顛將息媯帶回了楚國,寵愛無比。從那以后,后宮的其他女人們就倒霉了,因為楚文王就不正眼看她們一下。
但是,楚文王面臨了當(dāng)年周幽王類似的難題:文夫人基本不說話。
“夫人,你怎么總是不說話?”楚文王對別人兇惡,對文夫人那是百依百順。
“哼,國家滅亡了,一女嫁二夫,不死就算不錯了,還說什么話?”別說,文夫人還挺剛烈。
楚文王反思了。
反思的結(jié)果是,楚文王決定攻打蔡國,因為害得息國亡國的就是蔡哀侯。
多么偉大的反思啊。
強國一反思,弱國就遭殃。
楚國大軍一到,蔡國迎風(fēng)而破。為什么?因為蔡國的戰(zhàn)車上次在息國都被楚國人繳獲了。
于是,蔡哀侯沒跟老婆團圓幾天,就又登上了南下的馬車。
這一次,楚王沒有殺他,也沒有放他,九年之后,也就是如今一個義務(wù)制教育的輪回之后,蔡哀侯在楚國壽終正寢。
因為美女,一個男人背井離鄉(xiāng),死在他鄉(xiāng)了。
就此結(jié)束了?
沒有,還有家破人亡,死無葬身之地的呢。
應(yīng)該說,自從楚文王搶了文夫人之后,他跟蔡哀侯就是挑擔(dān)了,是親戚了。
所以呢,盡管把蔡哀侯抓來了,他心里還是挺感激這個老挑,平時沒事兩個人在一起喝酒猜拳,越來越像兄弟。到后來,那不是不肯放老挑回去,是舍不得了。
蔡哀侯一命嗚呼之后,楚文王就感覺自己少了很多樂趣,心情郁悶,身體也就垮了下來。楚文王十三年(前678年),楚文王鞠躬盡瘁了。
雖說文夫人很少說話,但是孩子該生還是要生的。兩個兒子,大的叫熊艱,小的叫熊惲。楚文王死的時候,兩個孩子都不大,熊艱繼位為楚王。
在文夫人那里,喜歡小兒子,小兒子聰明大度果斷,怎么看怎么比大兒子順眼。
我們來算一算,楚文王搶回文夫人之后七年就鞠躬盡瘁了。往大里說,熊艱繼位那年也就六歲,弟弟熊惲也就五歲。
五年以后,熊艱十一歲。
熊艱不知聽了什么人的建議,決定殺掉弟弟熊惲。可是,文夫人和熊惲早有防備,熊惲跑了,跑去了隨國。
怎么辦?出兵隨國去抓自己的弟弟?沒道理,別說文夫人打死不會同意,就是大臣們也不會干。只好干瞪眼。再者說,十一歲的小屁孩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