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guān)于義理、文章與考證(1)

季羨林自選集:讀書-治學(xué)-寫作 作者:季羨林


1949年11月18日

談義理

清代桐城派主將姚鼐《復(fù)秦小峴書》說:“天下學(xué)問之事,有義理、文章、考證三者之分,異趨而同為不可廢?!蔽矣X得,這種三分法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它為后來的學(xué)者所接受,是十分自然的,它也為我所服膺。

在三者之中,我最不善義理,也最不喜歡義理。我總覺得,義理(理論)這玩意兒比較玄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個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矛盾,矛盾了幾千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哪一個理論家真正說透。以我的愚見,絕對純之又純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是沒有的。說一部哲學(xué)史就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斗爭史,顯然也與歷史事實不完全符合。特別是最近幾十年以來,有一些理論家,或者滿篇教條,或者以行政命令代替說理,或者視理論如兒戲,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最終讓讀者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反正社會科學(xué)的理論不像自然科學(xué)的實驗?zāi)菢?,亂說不能立即受到懲罰。搞自然科學(xué),你如果瞎鼓搗,眼前就會自食其果,受到懲罰。社會科學(xué)理論說錯了,第二天一改,臉也用不著紅一紅。因此,我對于理論有點敬鬼神而遠之。這類的文章,我寫不出,別人寫的我也不大敢看。我對理論的偏見越來越深。我安于自己于此道不擅長,也不求上進。

這并不等于說,我抹殺所有的理論。也有理論讓我五體投地地佩服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學(xué)習(xí)與考驗,我覺得,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完全反映了客觀現(xiàn)實,包括了歷史、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即使馬克思主義仍然要不斷發(fā)展,但是迄今它發(fā)展達到的水平讓我心服口服。

這種輕視理論的做法是不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呢?可能是的。一個人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偏見。即使是偏見吧,我目前還不打算去改變。我也決不同別人辯論這個問題,因為一辯論,又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弄得大家一起墜入五里霧中。我只希望理論家們再認(rèn)真一點,再細致一點,再深入一點,再嚴(yán)密一點。等到你們的理論能達到或者接近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水平時,無需辯論,無需說明,我自然會心悅誠服地拜倒在你們腳下。

說文章

談到文章,我覺得,里面包含著兩個問題:一個是專門搞文章之學(xué)的,一個是搞義理或考證之學(xué)而注意文章的。專門搞文章之學(xué)的是詩人、詞人、散文家等等。小說家過去不包括在里面。這些人的任務(wù)就是把文章寫好,文章寫不好,就不能成為詩人、詞人、散文家、小說家。道理一清二楚,用不著多說。搞義理或考證之學(xué)的人,主要任務(wù)是探索真理,不管是大事情上的真理,還是小事情上的真理,都是探索。至于是否能把文章寫好,不是主要問題。但是,古人說:言之無文,行之不遠??鬃右蟮茏觽冊谥v話方面要有點文采,是很有道理的。過去的和現(xiàn)在的義理學(xué)或考證學(xué)的專家們,有的文章寫得好,有的就寫得不怎么好。寫得好的,人家愿意看,你探索的真理容易為別人所接受;寫得不好的,就會影響別人的接受。這個道理也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認(rèn)為,對不專門從事文章之學(xué)的學(xué)者來說,認(rèn)真把文章寫好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論考證

談到考證,亦稱考據(jù),是我最喜歡的東西,也是清代樸學(xué)大師所最擅長的東西,同時又是解放后受到一些人責(zé)難的東西。最近我寫了一篇短文《為考證辯誣》,這里不再重復(fù)。我在這里只談我的想法和做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