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之所以能夠在這幾場政治斗爭中成功奪權,一是依賴于她自己的政治手腕。這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女人,雖然長得又黑又丑,但是很會表演。早年做太子妃的時候,她就很會討好司馬炎夫婦,司馬炎和楊太后,一直慶幸自己兒子找到了一個賢惠媳婦。后來引司馬瑋進京的時候,她主動寫了一封悲傷的信函,說楊太后一家怎么欺負自己和皇帝,激得頭腦簡單的司馬瑋立刻上當,白白地給賈南風當槍使喚。私生活方面,這個女人受到的議論也很多,許多史料都說她很荒淫,經常讓手下人在民間捕捉美貌男子供她淫樂,事后又殺人滅口。這些說法的真實性雖然尚待考證,但此人六親不認,心計狠毒,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個心計狠毒的女人,把本來就危機四伏的西晉王朝,徹底送到了滅亡的不歸路上去。這時期的西晉王朝,在晉惠帝的白癡統(tǒng)治下,治國安邦自然無從談起。比較有名的一個笑話是,有一次大臣奏報,說某地發(fā)生了災荒,要求賑災。晉惠帝不解,問什么災荒,大臣答,就是老百姓沒有糧食吃。晉惠帝聽了撫掌大笑說:“真笨,沒有糧食,不會讓老百姓吃肉嗎?”一句話,直接把滿朝文武都“雷”倒了。這樣的人自然難以把持政權,但他卻生了個聰明兒子,長子司馬遹。這個司馬遹,是司馬衷和宮女謝玖所生,大概是受到母親這邊遺傳基因的影響,司馬遹博聞強識,從小就是個神童。小時候曾被評價說,有當年司馬懿的遺風,隨著年齡的增長,司馬遹卻越來越沒有皇家風范。成年之后,身為太子的他最大的愛好竟然是在皇宮里做買賣游戲,經?;瘖y成小販在皇宮里擺攤切肉賣酒,他還練出了一個絕活:不用秤,只要用手掂量一下,就能知道肉是什么分量。這樣的人放到今天,競爭個全國勞??隙]有問題,但做太子就壞菜了,不但不務正業(yè),此人還性格殘暴。有一次賈南風的侄子賈謐沖撞了他,竟然被他拿著刀劍追砍,差點就送了命。
賈謐是賈南風的親信,怎么能吃這個虧,而且這個不務正業(yè)的太子,也一直是賈南風的眼中釘,她怎么能允許國家的儲君,是一個和自己作對且非自己所生的兒子呢?結果賈南風調動禁軍,于公元300年趁著司馬遹正在賣肉的機會,將他囚禁,不久之后將其殺害。這個人的死,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賈南風早就一手遮天,但此時竟然到了私自殺害國家儲君的地步,實在是囂張到了極點。西晉的官員們,大多數(shù)都是士族出身,對這種有違倫理綱常的事情自然不能容忍,可不能容忍也沒辦法。這時候的賈南風,已經掌握了國家大權,尤其是京城的兵權,操縱在她的哥哥賈謨的手里,大臣們是無法抗衡的。這時期的趙王司馬倫,手握重兵,曾做過西晉的都督,是宗室中的一個厲害人物,他的身邊,有一個出身寒門的幕僚孫秀,在孫秀的攛掇下,司馬倫最終起兵,帶著軍隊打進了京城。本來賈南風不慌張,她自己掌握著禁軍,司馬倫也就5000人,怎么能奈何她呢!可她沒想到,她殺害太子的行為已經引起公憤,外加司馬倫起兵前,孫秀就潛伏在京城,幫助司馬倫把里里外外的關系都打點好了,這樣一來,賈南風就徹底歇菜了。公元300年四月,司馬倫進京,成功除掉了賈南風一伙,把持了國家大權。這個口子一開,對西晉整個政局的影響,可以說是天翻地覆的,早年不管賈南風如何胡鬧,但還是能控制住諸侯,比如那個楚王司馬瑋,即使做了替罪羊,也無法反抗賈南風。這時候的局面卻不同了,趙王司馬倫以諸侯的身份進京,那么其他諸侯王心中肯定也有了想法:都是諸侯,憑什么只有你能這么做?
這個司馬倫是個志大才疏的人物,殺掉賈南風以后,他在次年四月逼迫晉惠帝讓位,自己做上了皇帝,如此一來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屬于赤裸裸地篡位了。而且這個司馬倫,本人也沒有治國的才干,國家的主要大權,他都托付給了那個攛掇他進京的謀士孫秀。孫秀本是奸惡之人,當權后,對京城百官大肆打擊,特別是抄沒許多官員的家產,引起了眾怒。不甘心權力旁落的世家大族們紛紛活動,向要好的王爺們求助,對那些在地方上觀望的王爺們來說,皇帝這個位置誰不眼紅,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成就大業(yè)。結果司馬倫登基僅兩個月,鎮(zhèn)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囧就造反了,這次造反,他還拉來了成都王與河間王助陣,結成了反對司馬倫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場戰(zhàn)爭,因為司馬倫一伙的不得人心,僅僅打了兩個月就結束了。司馬倫兵敗被殺,被廢黜的晉惠帝得以復位。這時候,對諸侯王的利好消息是,晉惠帝已經沒有兒子了,按照西晉的皇位傳承制度,晉惠帝的繼承人,應該從他的親弟弟中選一個,理論上說,司馬囧和他的兩個搭檔都有機會?;饰幻媲?,兄弟感情以及統(tǒng)一戰(zhàn)線很不值錢,司馬囧轉過臉來,就和他的兩個搭檔兵戎相見,雙方在洛陽開打了,司馬囧“好狗抵不住賴狗多”,在自己兩個兄弟的夾擊下兵敗自殺。此時,西晉的政權越來越亂,長沙王司馬義也摻和了進來,趁著幾個王爺打得激烈的時候,他帶兵進京,一下子掌控了局勢,成了坐收漁翁之利的“大將軍”。但便宜哪有這么好占的,公元303年,司馬義與另一個進京搶權的諸侯王司馬穎在洛陽發(fā)生了會戰(zhàn)。雙方一共動用了50多萬兵力,這也是“八王之亂”開始后,西晉爆發(fā)的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戰(zhàn)斗,結果司馬義以少勝多,擊敗了司馬穎。司馬穎敗退之后不服氣,竟然喪心病狂地挖開了洛陽大壩,富庶的中原地區(qū),盡成一片澤國。西晉天下一統(tǒng)后的“和平”局面,在這場動蕩中已經蕩然無存。
正當幾個王爺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一直在山東觀望的東海王司馬越也介入了進來,公元303年七月,司馬越借口得到晉惠帝密詔,帶兵入京討賊。司馬越一直是東海的都督,整個山東地區(qū)的軍隊都歸他掌控,實力在諸侯王中最強。他看到自己奪權的機會來了,遂參與了進來,但這次他出師不利,在湯陰被司馬穎擊敗,傷亡慘重,惱火的司馬越隨即做出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向北方的鮮卑、烏桓等少數(shù)民族借兵,幫助自己打仗。這個決定等于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從此開始,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開始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中原內戰(zhàn)中,并最終反客為主,占領了北方漢地。
這時候司馬越是不管不顧的,他只想奪權,公元303年八月,司馬越的盟友,幽州刺史王俊帶著鮮卑兵打進了鄴城,司馬穎嚇得挾持晉惠帝逃到洛陽。是年六月,司馬越取得了最后勝利,迎回了晉惠帝,隨后把他毒死,立了皇太弟司馬熾為帝,這就是西晉歷史上的晉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