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當天晚上就將啟事貼了出去。第二天,老孫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都是聯(lián)系免費搬家的事。
老孫第三天下午就去找王經(jīng)理,王經(jīng)理很驚訝,這么快老孫就同意拆樓了。王經(jīng)理其實也是實在人,他知道自己報給老孫的是成本價,老孫沒有利潤可賺的,本來是想老孫和自己還價時,還有兩萬元的加價空間。然后在簽合同時,將拆樓的費用給老孫提高了兩萬元。
老孫簽了合同后,馬上讓幾個小組長分頭準備,一戶戶的統(tǒng)計,四棟樓二百余戶幾乎都和老孫定了搬家換家具的事。老孫那邊自己有車,施工隊有五十多名壯小伙,搬家對老孫來說輕而易舉,每天搬二三十戶,一周之內(nèi)全部搬完。搬新家的人本來事就多,誰也不會為那些要丟的舊家具和老孫討價還價,結(jié)果大多數(shù)人都以補助500?結(jié)算了事,除了幾家有不想帶的沙發(fā)、高檔一點的床,以補助1000元結(jié)算。
老孫將每戶留下的門窗小心地拆下來賣給城郊做建材生意的,城郊有很多農(nóng)民正在蓋新房,這些門窗只要質(zhì)量還不錯,價格便宜,還是很好賣的。老孫將每戶留下的家具和其他物品,一起拖到了舊貨市場處理。老孫算了一下,平均每戶留下的物品賣了3500元,搬家用的是自己家的車,人員都是自己施工隊的,按500元一戶給大家一些辛苦費就可以了,每戶掙2500元的利潤。這四棟樓共有200戶和老孫合作,老孫這一次拆樓就掙了將近50萬元。
很多生意換個角度和方式,可以產(chǎn)?高額利潤。就如小飯店賣麻婆豆腐,別人一份只賣8元,你不能賣10元,不然顧客就認為你的店里菜價貴,但你的店里有幾種楊梅泡的酒,別的店沒有,這是你的店獨有的特色,那么成本10元的楊梅酒,賣30元,顧客也不會覺得貴。一般人總是按常規(guī)的模式去做。這樣小公司還是小公司,永遠沒有辦法追趕或超越資金充足、社會關系強的大公司。生意人人會做,做法各不相同,這才是生意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