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麥克多諾將貝爾斯登的幾位銀行家請進他自己的辦公室?!澳銈兛倯撜f些什么吧?!蓖溈硕嘀Z不悅地指出,“戴維·柯曼斯基簡直快氣得發(fā)瘋了?!边^了一會,戴維·柯曼斯基臉漲得通紅地走了進來,對著詹姆斯·凱恩大聲吼叫道:“你他媽的到底想干什么?”詹姆斯·凱恩遲疑了一陣,很尷尬地回答說:“我們什么時候成了伙伴了?”戴維·柯曼斯基將他那條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 ,美國第36 任總統(tǒng)?!g者注) 似的手臂伸向詹姆斯·凱恩,沃倫·斯派克特連忙上前擋在兩人中間,才使詹姆斯·凱恩逃過了戴維·柯曼斯基250 磅的重擊。
詹姆斯·凱恩很明顯地被激怒了,他覺得自己被當成了一個不誠實的人。他對戴維·柯曼斯基說道:“你回去告訴他們,你對貝爾斯登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很多年了?貝爾斯登是不是一家值得尊敬的經(jīng)紀行?我們只是說,作為一家清算經(jīng)紀行,我們對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了解,所以我們選擇不參與這個行動而已!”隨后,他們一起回到了會議室,并分別對自己的想法作了陳述。
此后,會議的焦點又轉(zhuǎn)回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身上,喬·柯茲納表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合伙人并不是不可取代的?!拔覀儾恍枰@些家伙,他們是這些麻煩的罪魁禍首?!眴獭た缕澕{說。沒有人真正同情約翰·麥利威瑟。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艾倫·惠特認為,趕走約翰·麥利威瑟及其合伙人很可能會是一個大錯誤。如果華爾街將所有資金全部投進這個基金的話,當然需要有人來運營這個基金。而格林威治的那些家伙,顯然要比任何人都了解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喬·柯茲納堅持認為,銀團至少要取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全部控制權(quán),包括解雇約翰·麥利威瑟及其他合伙人的權(quán)力。而且,有必要簽訂合同來約束這些合伙人,并對交易權(quán)限進行非常嚴格的監(jiān)管。有意思的是,喬·柯茲納從一個極端跑到了另一個極端,他開始鼓吹留用約翰·麥利威瑟作為他的合作者。事實上,喬·柯茲納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問題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該基金既沒有受到控制,也沒有受到監(jiān)管,交易員就是該基金的老大。因此他堅持認為,如果不能將責任劃分清楚的話,高盛公司不會出一分錢。隨后,喬·柯茲納立即給約翰·麥利威瑟打了個電話,確認他是否愿意接受這一條件,否則,高盛公司將退出所有的行動。
其他人都非常清晰地感到,喬·柯茲納身上承受了非同一般的壓力。就在這間會議室里,喬·柯茲納的副手約翰·泰恩曾用手機接聽過一個電話,盡管沒有人聽到約翰·泰恩究竟在說些什么,但抑制不住的憤怒很明顯地寫在他的臉上。顯然,高盛公司虧大了。他們公開上市的計劃已經(jīng)擱淺了,合伙人對此極為不滿。看來,喬·柯茲納已經(jīng)腹背受敵了。
除喬·柯茲納之外,其他的銀行家也陸陸續(xù)續(xù)地離開會議室,出去打電話。歐洲銀行的代表紛紛打電話回總部,將這里所發(fā)生的事情向總部進行匯報;而美國銀行的代表則紛紛趕回了自己的辦公室,也許,一些銀行家還給他們的交易員打了電話。就這樣,和會議有關(guān)的一些細節(jié),慢慢地開始在華爾街傳開了。
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整個辦公室靜得連針落下來都能聽見。他們的資產(chǎn)價值依舊還在不斷下跌,尤其是他們的股票波動幅度交易,跌得非常慘,最新的數(shù)字竟然已經(jīng)達到了41% !但不管怎么樣,這一切都早已不重要了,因為公司很快就要保不住了?,F(xiàn)在,所有的交易幾乎都已經(jīng)停止了,桌上的電話一直靜默著,已經(jīng)沒人給他們打電話了。這幾個星期以來,所有的人,所有的合伙人,嘴巴里所討論的,一直只有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會議室里正在發(fā)生的那件事。
所有的合伙人都一直在那間玻璃幕墻會議室里等候著消息。每隔一段時間,赫伯特·艾利遜和喬·柯茲納就會打電話過來,向約翰·麥利威瑟問幾個問題。合伙人從這些問題中,揣摩會議會有些什么進展。而在會議室外面,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員工們則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視屏幕,希望能夠看到有關(guān)這一事件的報道。下午3 時左右,CNBC(為美國NBC 環(huán)球集團所持有的全球性財經(jīng)有線電視衛(wèi)星新聞臺?!g者注)率先報道了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會議室里所發(fā)生的情景,而且,將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事無巨細地作了披露。這時候,維克多·哈格哈尼正好走了出去,負責融資回購事務的雷斯曼迎上前來對他說:“他們準備出手挽救你們了。”維克多·哈格哈尼向他表示了感謝后,就走開了。
在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會議室中,與會者關(guān)注的焦點,已經(jīng)轉(zhuǎn)到資金層面上來了。赫伯特·艾利遜原來打算16 家銀行每家出資2.5 億美元。但其中有幾家法國銀行堅持每家最多只能出1.25 億美元;雷曼兄弟公司也堅持只能提供1 億美元的資金;貝爾斯登則堅持到了最后,一毛錢也沒有出。無奈之下,赫伯特·艾利遜將所羅門兄弟公司和花旗集團算成了兩家,但由于花旗集團馬上就要和旅行者/ 所羅門兄弟公司合并了,所以根本沒有派人出席這次會議。大通曼哈頓銀行的戴維·弗魯格堅持認為花旗集團應該出席這次會議,但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共同首席執(zhí)行官德瑞克·莫漢讓他少管閑事。
下午4 時以后,機會變得越來越小了。已經(jīng)籌到手的資金,離20 億美元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別無選擇的赫伯特·艾利遜只能將每家銀行大出資額提高到了3 億美元,這讓喬·柯茲納感到非常尷尬,因為他必須打電話給高盛公司的合伙人,以征得他們的同意。摩根斯坦利添惠的彼得·卡爾切斯冷笑著朝他說道:“哎,你這是什么意思???你可是老板啊!”在場的所有銀行家都以為,喬·柯茲納是故意找借口想溜!但事實上,喬·柯茲納實在是冤枉的。他確實認為,作為華爾街主要銀行之一,高盛公司理應把這個責任承擔起來。但盡管他是這么想的,高盛公司那幫缺乏歷史責任感的合伙人卻并不以為然。他們對參與此次救助活動非常勉強,尤其是因為高盛公司自己也很需要資金。更重要的是,高盛公司內(nèi)部的派系斗爭,實在把他們搞得自顧不暇。對于喬·柯茲納的處境,赫伯特·艾利遜心里非常清楚:他一方面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把他弄到這樣一種地步感到很氣憤,另一方面,又要在高盛公司合伙人的壓力下,做他自己認為必須要做的事情。此時此刻,喬·柯茲納只能夠無奈地和約翰·泰恩大眼瞪小眼。過了一會,約翰·泰恩放下了電話,對喬·柯茲納耳語了幾句。最后喬·柯茲納無可奈何地向大家說道:“實在對不起,我們公司合伙人實在不同意這么做?!?
盡管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但喬·柯茲納依然還是硬著頭皮干了下去。現(xiàn)在,11 家每家拿出了 億美元,加上法國 家銀行和雷曼兄弟公司共拿出 . 億美元,總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 . 億美元,如果算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剩余的那些資產(chǎn)凈值的話,40 億美元也差不多了。但這些錢當中有多少是需要給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原始投資者的呢?許多人主張一分錢都不給,但
赫伯特·艾利遜認為,應該給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那些合伙人一點動力,畢竟銀行的這些資金還需要他們來進行管理。
剩下的問題,就是這些錢到底將投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中多長時間了。銀行家們希望歸還這批資金的時間越短越好。但這樣一來的話,這個銀團就會被市場上其他的所有競爭者認為則是一個臨時性的組合,其他人就會把該銀團作為自己的攻擊目標。為了讓市場覺得可信,銀團就必須保留足夠的實力。最后,銀行家們一致同意,這筆資金應該按照三條原則進行運作:其一是降低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所承受的風險水平;其二是保證將資金盡快地歸還給新的投資者;其三才是想方設法盈利。對所有這些銀行家來說,能夠全身而退就已經(jīng)是上上大吉的了。
下午5 時15 分,赫伯特·艾利遜通過電話將這些條件向約翰·麥利威瑟進行了通報:一個由14 家銀行(11 2 1 )組成的銀團將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注入36.65 億美元,作為交換,該銀團將獲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90% 的權(quán)益,而其余10% ,即價值約4 億美元的權(quán)益,則歸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現(xiàn)有投資者所有。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合伙人所享有的權(quán)益,將被他們本人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所積欠的債務抵消。簡而言之,合伙人們一度高達19 億美元的個人資產(chǎn)將被一筆勾銷,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最近5 個星期中消失的。有關(guān)新協(xié)議的細節(jié)還有待斟酌,但有一點是十分明確的:至少在未來的3 年之內(nèi)(也就是在銀團所希望的時間限度內(nèi)),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對投資者收取的管理費將被大大降低,而且交易的自由度也將受到嚴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