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村莊》中另外一個引人注意的便是審判制度為了使無辜的流浪漢能夠在將來有正當?shù)臋C會爭取無罪判決,辛恩法官試圖在敷衍暴怒村民的審判程序中巧妙設計種種隱蔽的漏洞來使這一次訴訟歸于無效,此種通過程序來反制實體的訴訟技巧只有在英美法系的訴訟制度中才會出現(xiàn)(同樣,《半途之屋》和《兇鎮(zhèn)》中法庭上的交叉質證也是典型的美國式法庭場景)。通過對這場近乎荒誕的訴訟之描寫,奎因試圖反思民主以及正當程序之合理性的界限,而通過法庭調查推進故事進展并理清案情線索的技巧,在這部作品中亦體現(xiàn)得比《半途之屋》和《兇鎮(zhèn)》更為嫻熟。
《九尾怪貓》是奎因回歸紐約的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奎因小說中最富個性的作品之一。在處理謀殺案的過程中,奎因采取了近似報告文學的手法,細致入微地刻畫了每一位受害者的家庭和生活環(huán)境,譏諷揶揄媒體的夸張反應,乃至鋪陳整個城市在恐懼下的混亂秩序,如同放大鏡一般,推而廣之形成一幅紐約市三教九流的世相百態(tài),雖荒誕,卻頗有一種別樣的真實感,從第一章描繪的紐約市文化層面開始,美國獨有的、拓荒者般的年輕、活力、多元、甚至躁動不安,成為連環(huán)兇殺后別具一格的底色。成色十足的心理分析,籠罩全書的懸疑氣氛,極盡細致卻不顯冗長的場面鋪陳,這部小說的包容性和縱深性以及毫不遜色于其他作品的邏輯成分,無疑在對作者形成巨大挑戰(zhàn)的同時將他們的水準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者已逝》是奎因的又一次大膽嘗試。孤島上的小社會,獨霸王座的軍火巨頭,一面是匪夷所思的密室之謎,一面是龍盤虎踞的世界風云??蛟噲D以這部小說撐起一個不算簡單的政治話題,但比起《九尾怪貓》在推理的邊緣靈巧出入,于邏輯的身后輕盈穿梭,《王者已逝》在主題上的拓展略微顯得牽強而干癟,難以令人滿意。即便如此,在我看來此書第十三章仍可稱得上奎因后期作品中最經典的段落之一。奎因不吝筆墨大幅渲染了凱恩?本迪戈那典型的美國式發(fā)跡史,如同身臨其境,恍若歷史上實有其人一般,而破案所需的蛛絲馬跡恰恰巧妙地隱藏在如煙的史料當中。同樣不那么成功的一次探索是奎因的晚期作品《然后在第八天》,這里面的推理比《兇鎮(zhèn)》更加簡單,而故事的背景被設計在荒涼的美國西部一個近乎與世隔絕的烏托邦之中。奇異的信仰、習俗和“十二人至高會”,遍布全書的大量宗教性神秘隱喻,使得此書如果作為一部推理小說來讀,會顯得極其枯燥乏味。從《埃及十字架之謎》到《兇鎮(zhèn)》、《十日驚奇》,宗教時時在奎因的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然后在第八天》幾乎達到了喧賓奪主的地步。盡管如此,拋開追求真相的渴望,細細揣摩這本最薄的奎因小說傳達的隱晦含義,卻也不乏引人入勝之處。即便是這樣一個純靠信仰維持、能夠自給自足的小社會,最終還是無法杜絕外界物欲的滲透與侵入,罪惡的發(fā)生就在一念之間。在美國林立的摩天大廈背后,廣闊的荒原和山嶺中或許至今仍存有這樣自成一體的社會體系,埃勒里這次夢幻般的探險或許又是一次他不愿想起的回憶,但對我而言卻不失為一次別開生面的閱讀體驗。
在《犯罪日歷》這個短篇集中,同樣有很多獨具美國色彩的細節(jié)———大學中的俱樂部;獨立戰(zhàn)爭留下的寶藏以及在古戰(zhàn)場舉行的紀念活動;萬圣節(jié)稀奇古怪的游戲;圣誕前后熱鬧歡樂的氣氛……在目前看到的幾個奎因短篇系列中,《瘋狂下午茶》是早期邏輯至上的縮影,以精妙的推理取勝;“奎因新探案”和《上帝之燈》一樣,散發(fā)著一層神秘的氣息;“奎因運動探案”是好萊塢時期蹦蹦跳跳的產物;而《犯罪日歷》將引經據(jù)典與精彩故事結合起來的形式,則在中后期作品中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亮點?!幢阍诙唐校蚯笮虑笞?,不斷探索超越的風格也沒有絲毫改變。
綜觀奎因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絕少有雷同之作,無論是前期廣受推理小說讀者推崇的邏輯群像,還是后期“一花一世界”般的各放光芒,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作者的才華橫溢與絕頂構思。每一部奎因小說都是新的,流動著的是才氣而非匠氣———精巧而無斧鑿之痕,淵博而無賣弄之意??蛐≌f橫跨近半個世紀,在今天聽來仍覺余音裊裊,繞梁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