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的人生可以復制,你也沒有必要去復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時代也一樣,沒有誰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時代,就好像雖然同樣處于穿越歷史三峽的轉型時期,但中國之今日也不會等同于法蘭西的十九世紀。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一點點努力,讓我們所處的時代——這時間上的家園,成為最好的時代。
在大學的課堂上,我常和學生提及斯蒂芬?茨威格寫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里的一句話,“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展開;大學的意義不只在于鍛煉人格,培養(yǎng)思維能力,還在于找到或者確定裨益終生的興趣。如果你找到了真正屬于你的興趣,愿意終生為此努力,即使沒有讀完大學,你的人生也一定是豐滿而有希望的。一個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還不在于曾經(jīng)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雖然終日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最適合做什么,最喜歡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來之間匆匆度過一生。
有時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無趣,因為要做那么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記得上中學時,為了高考,學校墻壁上到處是“堅持”、“毅力”等激勵人心的詞語,當時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今天回過頭去看,難免會有這樣的經(jīng)驗(毋寧說是教訓)與心得,靠著“堅持”、“毅力”去學的課本上的知識,去做的事情,也許是我們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我無法不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冥冥之中有著某種神秘的力量。我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在我年少之時,就知道自己會將一生獻給文字,獻給自己無限接近真理的欲望,并且年年樂此不疲。無論是寫什么,一切得益于我的兩個天性:一是懷疑的精神,二是思想的樂趣。而這一切,都是符合我的自由的本性的。有懷疑的精神,就很少會盲從,人生因此少走許多彎路;能體味思想的樂趣,做事便無所謂毅力與堅持,做什么都樂在其中了。我每天都不舍得睡,想了解世界多一點,想寫作時間多一點。唯一需要有毅力來做卻又未做成的事情是勸自己早點睡覺。就像一個男人愛上了堪稱“Soulmate(靈魂之伴侶)”的美人,愿意與她共度一生,這顯然是不需要什么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