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西往東

森林報:秋 作者:(蘇)維·比安基


“嘁!嘁!嘁!”朱雀們在鳥群中這樣交談著。早在8月,它們就開始了從波羅的海海邊、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州的旅行。它們不緊不慢地飛著,一路上都有吃的,足夠了,還忙活什么呢?又不是趕回故鄉(xiāng)去筑巢和養(yǎng)育雛鳥。

我們看見它們飛過伏爾加河,飛過烏拉爾一座不高的山嶺,現(xiàn)在看見它們在巴拉巴——西西伯利亞的草原。它們一天天地向東,向東,向日出的方向飛。它們飛過一片片叢林——巴拉巴草原上到處是樺樹林。

它們盡可能地在夜間趕路,白天休息和覓食。雖然它們總是成群結(jié)隊地飛,而且每一只小鳥都留神著四周,以防不測。可是慘劇還是時有發(fā)生,一個疏忽,就會被老鷹抓去一兩只。在西西伯利亞,猛禽——雀鷹、燕隼、灰背隼什么的,實在太多,它們飛得太快了!當(dāng)小鳥從一片叢林飛向另一片叢林時,不知要被猛禽抓去多少!夜里到底好一點,跟那些猛禽比起來,貓頭鷹畢竟少多了。

這里,在西西伯利亞的時候,飛雀們就拐彎了——它們要飛過阿爾泰山和蒙古沙漠,飛到炎熱的印度去過冬。在這艱難的旅途中,又有多少鳥兒要喪命!

鋁環(huán)φ—197357的簡史

我們這里一位俄羅斯青年科學(xué)家,在一只小北極燕鷗——一種腰身纖細(xì)的鷗的腳上,套了一只輕巧的小金屬環(huán):鋁環(huán)φ—197357。這件事發(fā)生在1955年7月5日,地點是北極圈外白海邊的干達(dá)拉克沙禁獵區(qū)。

同年7月底,雛鳥剛一學(xué)會飛,北極燕鷗就開始了它們的冬季旅行了。首先往西南——跨越波羅的海,然后向南沿法國、葡萄牙,整個非洲海岸,繞過好望角,并走得更遠(yuǎn)——南極洲。

1956年5月16日,一位澳大利亞科學(xué)家在澳大利亞大陸西岸福利曼特勒城附近捉住了這只小北極燕鷗。從干達(dá)拉克沙禁獵區(qū)到這里的直線距離是24000公里。

它的標(biāo)本連同腳上的金屬環(huán)一起保存在澳大利亞比爾特城動物園的陳列館里。

從東往西

每年夏天,在奧涅加湖上,都要孵出大群的烏云般的野鴨和大群的白云般的鷗。秋天到來時,這些烏云和白云,都要向西,向日落的方向飛去。一群針尾鴨和一群灰藍(lán)色的鷗動身飛往過冬的地方了,讓我們乘飛機(jī)跟在它們后面吧。

聽見了刺耳的嘯聲了嗎?緊接著,水的潑濺聲,翅膀的撲棱聲,野鴨驚人的嘎嘎聲,鷗的吶喊聲……

它們本來打算在林中湖泊小憩,哪知這時遇到一只也在遷徙的游隼的襲擊。它帶著尖嘯如獵人的長鞭一般刺穿空氣,在空中的野鴨群上一閃而過,它那最后一個趾頭的爪,鋒利得如同一把彎彎的小刀,沖破了野鴨群。一只野鴨受傷了,垂下了長長的脖子,它還沒來得及掉入湖中,游隼一個神速的轉(zhuǎn)身,在水面上一把抓住了它,用鋼鐵般的嘴朝它后腦上一啄,拿去當(dāng)午飯吃了。

這只游隼,真是野鴨群的瘟神。它從奧涅加湖和它們一起起飛,一同飛過了列寧格勒、芬蘭灣、拉脫維亞……它肚子飽的時候,就蹲在巖石上或樹上,漠不關(guān)心地望著海鷗在水面上飛翔,野鴨在水上頭朝下地翻跟頭,望著它們從水面上集合,繼續(xù)向西——向著金燦燦的太陽降落的地方——波羅的?;疑暮C妗w行。但是游隼肚子一餓,就飛快地趕上野鴨群,逮出一只來充饑。

它就這樣跟著野鴨群,沿波羅的海沿岸,北海,跟著它們飛過不列顛島,到了那里,這只帶翅膀的惡狼才好不容易不再糾纏它們。

我們的野鴨和海鷗留在這里過冬,如果游隼樂意的話,就跟隨別的野鴨群向南飛——向法國、意大利飛,穿過地中海向炎熱的非洲。

向北——飛向漫漫長夜的地區(qū)

羽絨鴨——就是提供給我們冬衣的又輕又暖的鴨絨的那種鴨——在北海的干達(dá)拉克沙禁獵區(qū),安安靜靜地孵出了它們的雛鴨。那個禁獵區(qū)已經(jīng)實行了多年的羽絨鴨保護(hù)工作,大學(xué)生和科學(xué)家們把編了號的很輕的金屬環(huán)套在它們腳上,為了搞明白羽絨鴨從禁獵區(qū)飛到什么地方去過冬,有多少能回到這個老家來,還為了搞明白這奇妙的鳥兒的其他各種生活細(xì)節(jié)。

不久,白海就要被一層厚厚的冰覆蓋起來。鴨們冬天在這里沒有東西吃,它們決定飛到北海灣去,那個離北海不遠(yuǎn)的冰間湖。

羽絨鴨從巖石和水藻里啄水里的軟體動物吃,這些北方的鳥,只要能吃飽就行了。周圍一片汪洋,一片黑暗,它們都不害怕,它們的鴨絨冬大衣,一點寒氣都不透,是世界上最暖和的絨毛!何況那里還常有北極光呢,有大大的月亮,閃閃的星星。即使那兒的太陽幾個月都不從海洋里伸出腦袋,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北極的野鴨就是覺得舒服,能吃得飽飽的,在那兒自由自在地度過漫長的冬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