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今言殊(5)

詩詞賞析七講 作者:周嘯天


“地卑山近”二句,寫溧水地低,而無想山草木茂密,又值梅雨季節(jié),所以空氣潮濕。二句之妙在于不但寫潮濕,還寫出到底如何潮濕——“費”字見烤干不易,“煙”字見生火不旺,皆具體生動。“人靜烏鳶自樂”三句,寫晴明天氣中的快樂,烏鳶故是“自樂”,而人則樂其所樂。而晴天看水,更覺“新綠”之妙?!皯{欄久”三句回應上文“地卑山近”,化用《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而以被貶江州的白居易自譬,同時生出泛舟遣興之想。

下片抒漂泊宦游倦思?!澳昴辍彼木溆稚挥?,以遷徙不定的燕子自比,謂出京后的這幾年,曾教授廬州,又到過荊州,而今居溧水,一如燕子之寄人籬下,有一種未能找到歸宿的感覺。“瀚?!被钣?,指大海。“且莫思身外”二句,化用杜詩“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尊前有限杯”,接“擬泛”句,有耽玩以遣興之意。

“憔悴江南倦客”二句,再用《琵琶行》詩意,謂遣興歸遣興,但外來的刺激也可能引起遷謫之意。所謂“不堪聽急管繁弦”,即化用“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到“江州司馬青衫濕”詩意,因無跡,所以人皆知“黃蘆苦竹”用白詩,不知此處亦承前用白詩也?!案梵叟稀比湔Z出《南史?陶潛傳》“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而意不同,謂對酒當歌,不過借以麻痹自己,故須先安排簟枕,逃避以夢也。

此詞大量熔鑄前人詩語,因詞中以樂天自比,故多用其句,信手拈來、有意無意,有一氣呵成之妙。蓋作者自具生活感興,滿心而發(fā),一反故態(tài),是寫不是做,雖多用語,卻不為語累,近于詩、遠于賦,故讀來尤有清空之感,而無質(zhì)實之態(tài)。

【按語】

作者寫這首詞時,是有一首《琵琶行》在心中繚繞的,好在他以興會駕馭唐人語匯,如自己出。較之他隱括劉禹錫《金陵五題》而成的《西河》一詞,在措語上更臻化境。

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宋)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此詞約作于淳熙五年(1178),時作者由大理少卿出領(lǐng)湖北轉(zhuǎn)運副使,溯江西行。舟次揚州時,與友人楊濟翁(炎正)、周顯先有詞作唱和,此詞即其一。周生平未詳。楊為有名詞人,其原唱《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存于《西樵語業(yè)》中,為憂憤時局、感慨“報國無路”之作。作者在南歸之前,曾在山東、河北地區(qū)從事抗金活動,重過揚州,又讀到友人傷時的詞章,他心潮澎湃,遂寫下這一首撫今追昔的和韻詞。

詞的上片是“追昔”。作者的抗金生涯開始于金主完顏亮發(fā)動南侵時期,詞亦從此寫起。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常在秋高馬肥的時節(jié)犯擾中原,“胡騎獵清秋”即指完顏亮1161年率軍南進事。前一句“落日塞塵起”則先造氣氛。從意象看:戰(zhàn)塵遮天,本來無光的落日,便顯得更其慘淡。這就渲染出敵寇甚囂塵上的氣焰。緊接二句則寫宋方抗金軍隊堅守大江。以“漢家”與“胡騎”對舉,自然造成兩軍即將接仗,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氣氛。寫對方行動以“起”、“獵”等字,屬于動態(tài)的;寫宋方部署以“列”、“聳”等字,是偏于靜態(tài)的。相形之下,益見前者囂張,后者鎮(zhèn)定?!敖M練(組甲練袍,指軍隊)十萬”、“列艦”、“層樓”,均極形宋軍陣容盛大,有一種決勝的信心感。以下三句進一步回憶當年完顏亮南進潰敗被殺事。

完顏亮南進期間,金上層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分裂,軍事上復受挫折,士氣動搖。當完顏亮迫令金軍三日內(nèi)渡江南下時,卻被部下所殺,中止了這次戰(zhàn)爭。“誰道投鞭飛渡”三句即書其事。句中隱含三個故實:《晉書?苻堅載記》載前秦苻堅南侵東晉,曾不可一世地說“以吾之眾,投鞭于江,足斷其流”,結(jié)果一敗涂地,喪師北還?!妒酚?匈奴傳》載匈奴頭曼單于之太子冒頓作鳴鏑(即“鳴髇”,響箭),命令部下說:“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后在一次出獵時,冒頓以鳴鏑射頭曼,他的部下也跟著發(fā)箭,頭曼遂被射殺?!胺鹭偂?,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字。他南侵中原受挫,被太監(jiān)殺死。作者融此三事以寫完顏亮發(fā)動南侵,喪于內(nèi)亂,事與愿違的史實,不僅貼切,又出以問答,更覺有化用自然之妙。

宋朝軍民敵愾同仇,而金國有“離合之釁”可乘,在作者看來這是恢復河山的大好時機。當年,這位二十出頭的義軍掌書記就策馬南來,使義軍與南宋政府取得聯(lián)系,以期協(xié)同作戰(zhàn),大舉反擊?!凹咀诱晟?,匹馬黑貂裘”,正是作者當年颯爽英姿的寫照。蘇秦字“季子”,乃戰(zhàn)國時著名策士,以合縱政策游說諸侯佩六國相印。他年輕時曾著“黑貂裘”西入秦。作者以“季子”自擬,乃是突出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少年銳進之氣。于是,在戰(zhàn)爭風云的時代背景上,這樣一個“錦襜突騎渡江初”(《鷓鴣天》)的少年英雄亮相,顯得虎虎有生氣,與下片搔白首而長嘆的今“我”判若兩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