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刀馬旦

中國風:歌詞里的文字游戲 作者:方文山


明明早上人還在香港

還在九龍茶館喝褒湯

怎么場景一下跳西安

我在護城河的堤岸

站在古老神秘的城墻 月光搖又晃~

我用英語跟小販交談

突然畫面一下就全暗

我 還在想 到底身在何方

我 變模樣 是個華裔姑娘

我 開始想 認真細心裝扮

我 回臺上 終于輪我上場

?;尅∫粋€后空翻

腰身跟著轉(zhuǎn) 馬步 扎的穩(wěn)當

?;尅”日l都漂亮

接著唱一段 虞姬和霸王

?;尅∥枧_的戲班

二胡拉的響 觀眾 用力鼓掌

耍花槍 比誰都漂亮

刀馬旦身段 演出風靡全場

Rap~

一口糧 一張床 一面墻 一扇窗 我灑下一地月光

一次種下 一畝高梁 一個人在北大荒

一碗熱湯 啊 溫暖了我一個晚上

一匹蒼狼一身風霜 走過絲路回家鄉(xiāng)

【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項羽(前232年-前202年)被劉邦逼到垓下時,與寵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罷,虞姬自刎而死,項羽則率精銳突圍,但仍被逼困在烏江,最后只留下“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后也自刎身亡。項羽與虞姬最后的訣別,就這么成了傳唱千古的凄美絕響?!栋酝鮿e姬》也是京劇相當重要的戲碼之一。而中國大陸的導演陳凱歌曾將李碧華原著小說《霸王別姬》改編成同名電影,并榮獲一九九三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

【二胡】

二胡為胡琴的一種,而胡琴的名稱最早見于唐代,當時少數(shù)民族所使用的樂器皆統(tǒng)稱為胡琴。二胡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只有兩根弦。而在宋代陳?的《樂書》中曾提到一種“奚琴”:“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善其制,以竹扎之,至今民間用焉?!睋?jù)傳就是二胡前身,只是奚琴不像今日的二胡是以弓拉奏,而是以竹片彈撥的。

【刀馬旦】

刀馬旦是國劇里“旦”的角色之一,所謂“旦”指的是各種不同年齡與身分的女性角色。刀馬旦專演巾幗英雄,提刀騎馬、武藝高強,身分大多是元帥或大將,因此以氣勢見長,例如穆桂英、樊梨花等等。刀馬旦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雖也需要開打,但打斗場面不如武旦激烈,而是較重身段,強調(diào)人物威武穩(wěn)重的氣質(zhì)。相較于其它國?。ň﹦。┙巧膶S忻~,刀馬旦此一稱謂更因徐克導演一九八六年的同名電影而廣為人知。

【北大荒】

“百里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敝v的就是嫩江流域、黑龍江沿河平原與三江平原一帶的廣大荒蕪地區(qū),即一般所知的北大荒。這里并非自古以來就荒涼無人開墾,曾經(jīng)擊敗遼與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發(fā)達。清朝時滿人大量入關(guān),俄國勢力趁虛進入;加上清王朝為了鞏固祖先的龍脈,嚴禁漢人進入東北地區(qū),使得邊境千里人跡少見。直到中國五○年代進行大規(guī)模開墾,經(jīng)營農(nóng)場,才使得北大荒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

【耍花槍】

中國古代的槍是一種在長桿上裝銳利尖頭、尖頭下配以槍纓的武器。不同用途的長槍長度也不一樣:車戰(zhàn)、騎戰(zhàn)以及防御的槍較長,步戰(zhàn)與進攻用的槍則短多了。至于花槍,其槍桿長五尺,頭如梭,槍頭下系紅纓,耍弄時因槍桿細,所以槍頭容易抖動不停,敵方難以捉摸槍尖方向,使人眼花繚亂,故得此名。

【馬步】

馬步是練習武術(shù)最基本的樁步,因此有“入門先站三年樁”、“要學打先扎馬”的說法。馬步樁雙腳分開略寬于肩,采半蹲姿態(tài),因姿勢有如騎馬一般,而且如樁柱般穩(wěn)固,因而得名。馬步蹲得好,可壯腎腰,強筋補氣,調(diào)節(jié)精氣神,而且下盤穩(wěn)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還能提升身體的反應能力。馬步是練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意指空學那些拳譜套路上的招式,而沒有實際進行全身肌肉的重力與耐力訓練,最終將會淪為花拳繡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