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洛的科考,文試和武試是同時進行的。
不過,相對于皇宮禁城東華門外文試考場的莊嚴肅寂,位于北定門外奚山校場就要熱鬧得多了。奚山是皇城北面的屏障,在這里設置皇家禁衛(wèi)與京城禁軍專屬的校場,自然是出于保障京城安全的原因,同時奚山林密獸豐,也是京畿最大的皇家圍場。將武試的考場放在這里,當然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了。
大校場中央北洛烈風旗高高飄揚,烈風旗下是護國大將軍孟銘天的帥旗以及萬騎將軍軒轅皓的將旗。對于任何一位參加武試的考生來說,烈風旗便是十日武試的最高目標。武試不同于文試,每一場的淘汰都異常直觀。通過以烈風旗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的“北洛十陣”是參加武功考試的考生唯一的項目。所謂的“北洛十陣”,其實每一陣都包括五大陣十五小陣,內中設有刀陣、劍陣、箭陣、巨木陣、梅花樁陣、水陣、火陣、木人陣、鐵人陣等各種陣勢,數十年來幾乎沒有幾人能夠真正從陣中闖出到達烈風旗下,此一部分歷來由皇家禁衛(wèi)長親自負責,根據考生破陣情況判定其武藝高低和比試名次。
兵法的考試相對要復雜得多??忌谕ㄟ^騎術、箭術以及基本防身術的技勇考試后,進入校場上設置的行轅帳篷拿到武經和兵法論的試題,才算是真正開始了兵法考試??忌仨殞⒋鹁碇苯咏唤o中軍大帳外三位參贊,只有得到其中兩位以上的認可,才被允許進入中央校場到達烈風旗下。而到達烈風旗下的考生將由北洛軍職最高的三位將軍共同考核,并由此決定兵法考試的比試名次。兵法的考試有著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從考生拿到試題的一刻開始計時,每一部分都被嚴格無誤地記錄下來,作為考試成績的重要評核標準。所以,北洛的兵法考試被稱為整個西云大陸最嚴苛的考試,但考試的成績也被整個大陸所承認,三大國為中心的各國才士紛紛參試,使得這部分考試總是受到最大的關注。
和所有的會試一樣,每次的大比都是朝臣親貴籠絡人才的最佳時機。負責監(jiān)督考場評判才能審定成績的文武朝臣都將成為門生滿天下的座師,而這便是朝廷之上最為牢固的關系網。而相對于主持文試的文臣,主持武試的武將得益卻是更大。軍隊的派系遠比朝堂復雜,而因為軍人天職上下之間的絕對服從更加保證了這一關系的牢固――這正是君王對于武試主持者的認命異常慎重的原因。不過胤軒帝風胥然卻一直沒有這個煩惱:護國大將軍的忠誠與嚴謹是不容許有任何些許的置疑的。
遠遠看著校場中央的烈風旗和孟字帥旗,青梵不由輕嘆了一口氣。
想起方才孟銘天和軒轅皓的“熱情接待”,心中就頗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慶幸。誰會想到風胥然竟有意無意將自己破解《璇璣譜》的消息泄露給他們,完全不顧及他自己的慘???那個高傲無比的北洛君主,自己是越來越猜不透他的心思了。
雖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風胥然的一切作為都是從一個至高君主的身份出發(fā),兼顧了所有的關系利害,青梵卻也清楚地意識到風胥然的態(tài)度絕不僅僅只是君主對一個極出色的臣子、一件極應手的工具的重視和喜愛。有的時候,可以分明地感覺到那高高在上的君王內心真誠的溫柔,那雙銳利的眼睛里,甚至閃爍出一種如同看到自己優(yōu)秀的孩子一般的驕傲。
而且,根本不是因為柳衍的關系。
風胥然,是清楚地知道著自己君氏遺孤的身份的。
赫赫君家。
百余年前開國之初,統(tǒng)治著北洛的風氏王族便與君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君家第一代家主君非凡輔佐風氏登上大寶,建立了北洛風氏王朝的基業(yè),并從此開始了君氏第一望族的傾朝之史。君離塵、君懷璧、君清遙、君思隱,一直到君霧臣,六代家主無一不是一人之下萬眾之上。而歷代家主本身更是極其優(yōu)秀的人物,譜寫出北洛風氏王朝幾乎全部的傳奇……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君家才終于逃不過功高震主風流云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