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闖田(6)

老風(fēng)口 作者:張者


把開荒比做當年在南泥灣的大生產(chǎn)運動,可見,部隊到達新疆后遇到的最大威脅不是土匪,是饑餓,是物質(zhì)條件的匱乏。為此,上級號召全體官兵節(jié)約,命令從現(xiàn)在開始,從糧食、菜金、馬飼料、雜支、辦公費用等擠出錢來集中起來,用來建設(shè)工業(yè);要建煤礦、水電站、水泥廠、棉紡廠、鋼鐵廠、汽車修配廠、機械廠、面粉廠、木工廠等;各師、團也要建設(shè)自己的發(fā)電、碾米、磨面、榨油、軋花、被服廠。

可見,當時部隊進疆的主要任務(wù)不是剿匪,是想方設(shè)法地節(jié)約,為國家減輕負擔(dān)。當然,烏斯?jié)M和堯爾博斯這些土匪的確很厲害,但無論如何也不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解放軍的對手,蔣介石的800萬軍隊都被打敗了,你烏斯?jié)M算得了什么?幾次戰(zhàn)斗下來,堯爾博斯盤踞的八大石的老巢已被攻克,堯爾博斯比烏斯?jié)M更會看風(fēng)向,見苗頭不對,再次搶劫了哈密的銀行,開始了逃亡國外的漫漫長路。他先越過哈密東部的茫茫戈壁,于1950年8月進入新疆和青海交界的鐵木里克。1950年11月在當?shù)毓_克部落的幫助下,進入西藏,越過國境進入到拉達克,他用金條買通了拉達克人,逃到了印度,于1951年從印度逃到臺灣。后來,堯爾博斯在臺灣國民黨“蒙疆委員會”任職。

烏斯?jié)M似乎想步堯爾博斯的后塵,于1950年8月帶領(lǐng)40多人來到青海阿克塞海子地區(qū)。烏斯?jié)M逃亡青海,也引發(fā)新一輪新疆哈薩克牧民南遷浪潮。有多個部落幾千人遷移到了海子地區(qū),造成甘、青、新三省邊界地區(qū)社會秩序混亂。為了最后消滅烏斯?jié)M,解放軍分東、西兩路,東路從敦煌出發(fā),翻越祁連山,西路軍穿過羅布泊,到達南疆的若羌,兩軍最后在鐵木里克和海子地區(qū)會合。

堯爾博斯的逃亡路線也是先前美國人馬克南的逃亡路線,只是馬克南沒有這么幸運,中途在西藏境內(nèi)斃命,其原因是沒有買路錢。堯爾博斯用金條買通了當?shù)夭孔彘L老,穿過羌塘無人區(qū)成功逃脫。烏斯?jié)M后來也想步堯爾博斯的后塵逃亡,但到了鐵木里克后,已經(jīng)彈盡糧絕,烏斯?jié)M既無錢也無羊,無錢就買不了給養(yǎng),沿路也無法給買路錢,跑到國外去也無法支撐其在國外的生活。烏斯?jié)M在鐵木里克沒有走,后來被活捉,1951年3月被押解到迪化槍決。

我爹所在的部隊是剿匪的西路軍,部隊接到命令越過羅布泊,直達若羌,對烏斯?jié)M進行最后的圍剿。只是我爹他們沒能直接參加,兄弟連隊有直接參加的。當時,我爹他們也很想?yún)⒓拥?,一個南征北戰(zhàn)的部隊說起打仗就來勁,誰愿意天天種地呀,可是這是沒辦法的事,上級命令你開荒,你必須執(zhí)行命令,因為當時解決部隊的給養(yǎng)問題顯得更緊迫。

上級給每一個部隊提出了非常具體的生產(chǎn)要求,比方:糧食要達到半年自給,蔬菜、油料、煙草、食鹽、柴火都要達到全年自給。意思就是說,糧食每年只發(fā)半年的,蔬菜、油料、煙草、鹽巴、柴火都不發(fā)了,自己解決。有些戰(zhàn)士就有怪話了,說當兵吃糧,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什么都要自給,這兵沒法當了。

蔬菜和油料一時肯定無法自己解決,那只有不吃。好在新疆的戈壁灘上不缺鹽巴,遍地是鹽堿地,隨便摳一塊老鹽斑,放在碗里化開,泥土沉淀了,水就是咸的。柴火也不缺,可以挖紅柳根。那紅柳全身都是寶,紅柳枝葉可供藥用,治風(fēng)濕病,當?shù)厣贁?shù)民族又稱其為“觀音柳”和“菩薩樹”。紅柳的根是上好的柴火,它的火力比木炭還要硬,用紅柳根烤出的羊肉串有一種自然的香味。據(jù)馬指導(dǎo)員說,在冬季他們會專門到大漠中打柴,他們會在大漠中尋找那些已經(jīng)老死的紅柳,那將是一個大沙包,挖開一個沙包,里面的紅柳根盤根錯節(jié)的,粗的猶如碗口,細的就像蓮藕。一個沙包里的紅柳根,一個連都背不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