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童年決定一生
都說童年會影響一生,但童年如何影響一生呢?我還不到閱盡人世滄桑的年紀,無法給出完整的答案。倒是爺爺?shù)墓适?,讓我有所領(lǐng)悟。
爺爺三歲喪母,七歲來了后媽。從爺爺?shù)拿枋鰜砜?,他的童年是在被冷落和被忽視中度過的。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在打罵中長大,爺爺?shù)奶幘晨赡芨D難。爺爺和我說過的,晚上熄燈以后,人家親生的孩子有黃豆吃,他只能聽響兒。其實就事論事來說,這也不是多大的事兒,就算對親生的孩子,也很難一碗水端平。何況時過境遷,真實情況到底怎樣,也無可求證。重要的是,到了晚年,提起這件事,爺爺都無限傷感。很顯然,這些事情糾纏了他一輩子。
爺爺成年以后,結(jié)婚、生子、務農(nóng),表面上看,就是一個健康、勤勞、實在的人。我們總以為成人和兒童之間,有一條清晰的界限,仿佛人長大了,懂事了,某些問題就消失了。其實,可能僅僅是遮蓋起來而已。
其實爺爺性格當中有明顯的缺陷。一方面,他膽小懦弱。另一方面,他又異常暴躁。原諒我這樣形容自己最摯愛的爺爺,但這就是事實。
早年的故事,我只是聽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我有記憶的事情,就是我媽媽和同村人發(fā)生爭執(zhí),對方冤枉了我媽媽。這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我爺爺在場;爭執(zhí)的時候,我爺爺也在場。他保持一貫的風格,一言不發(fā)。連我媽媽這個好脾氣的人也忍不住發(fā)牢騷:這老爺子可真是金口難開,他要是說句話,這事情就過去了,至于費這么多唇舌?我當時很困惑,就說一句話,多簡單的事情啊?,F(xiàn)在才明白,爺爺一輩子都沒在這樣的場合中說過話。他不知道怎么說,也不敢說。
爺爺年輕時候的脾氣我沒見識過,老爸的形容是“張口就罵,抬手就打”。就算穿衣服慢一點,爺爺也會暴跳如雷。我能想象他們當時有多怕爺爺。據(jù)說爺爺晚年的脾氣已經(jīng)相當好了,他平時挺溫和的,話也不多,偶爾也發(fā)脾氣。奶奶去世以后,我就要在家里哄妹妹,那時候我也不愿意,早晨吃過飯就偷偷溜走,去小朋友家玩捉迷藏,正玩到興頭上,聽見爺爺大喊我的名字,空氣里都彌漫著憤怒的味道。我應聲跑出來,怯生生地問了一句廢話:干啥?爺爺萬分光火,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干啥?你說干啥?攢你的肉丸子吃?。∵@老爺子真夠狠的!從此再不敢偷偷溜走。
再比如他做零活,我旁觀,有時候他會下一道模糊的命令:把那個給我!我看看他手里的活兒,再看看身邊的幾樣工具,小心謹慎地拿一樣給他,他的脾氣一觸即發(fā),吼道:不是這個!我再拿一樣給他,還不是,他的火氣就爆發(fā)出來:笨死了,一點眼力勁也沒有!我也只能尷尬地吐吐舌頭。當然,你可能覺得我確實笨得要死,事先不問清楚,問的話,老爺子有另外的說辭等著你:你眼瞎心也瞎呀?
爺爺這樣的性格,注定他無法融入身邊的人群。有的時候,人家還故意欺負他,面對比他強的人,他也不敢反抗,心中的怒氣,多撒在老婆孩子身上。我父親是長子,目睹了這一切,早早地有了奮發(fā)圖強的念頭。在漫長的歲月里,爺爺也自有他的生存之道。他放棄了很多尊嚴與權(quán)利,將自己藏起啦,變得與世無爭。我猜想,許多人只當他是空氣。沒人在意他心里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