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不管”是最好的“管”(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作者:尹建莉


接下來好長時間,我們嘴上雖然不說,但心里總是很著急的。不光是聽耳機的事,主要是她表現(xiàn)出來的整個學習態(tài)度的松懈讓我們有些著急。這種時候,我們也很多次產生去“管”的沖動,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決定,這件事不再去管她,隨她去吧。

我們這樣考慮:也許她只是新鮮,且現(xiàn)在學習還不夠緊張,到高二、高三時學習更緊張了,新鮮勁同時也過了,她自然會緊張起來。也許是她心理上有壓力,用這種方式釋放,她現(xiàn)在表現(xiàn)出的松懈是她進行自我調整必須經(jīng)歷的一種狀態(tài)。也許她只是迷戀音樂,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會在某一階段對某個事情產生深刻的迷戀,生硬打斷了并不好――在這一切“也許”之上,我們有一份明智:人的學習行為是由兩套系統(tǒng)合成的,一套是軀體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強迫的方法可以讓一個孩子坐到書桌前,眼睛放到書本上,手里拿上筆――即使他的軀體都到位了,但沒有人能讓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于自覺自愿,縱然我們讓圓圓收起CD機,她也不會因此更專心學習,相反,心可能會離學習更遠。既然圓圓說不影響學習,并說她自己知道怎樣才好,我們就要相信她的話。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說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不說”是件比“說”更難做到的事。孩子的行為每天都在對你的心理形成挑戰(zhàn),這實在需要家長用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這件事。當然,時間長了,我們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記去管她了。沒注意圓圓從什么時間開始,學習時不再聽音樂了,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她書架上的CD機落了很多灰塵。

她考上大學后我問起過這件事。圓圓說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yè)確實是會分心,這一點實際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開始時就是想聽,約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時那么緊張,自己從內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擾學習,寫作業(yè)時當然就不會再聽了??磥砗⒆有睦飳κ裁词虑槎际怯袛?shù)的,她只要有一顆上進心,有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一定會進行自我調整。

我的朋友說:嗯,我越聽越明白了,你這是老子的“無為而治”。

我笑笑說,差不多吧??此€沒聽厭,我就不厭其煩地接著說,人生來不是為了讓別人去“管”的,自由是每個人骨子里最珍愛的東西。兒童尤其應該舒展他們的天性,無拘無束地成長。兒童是一個完美獨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體里深藏著無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長中有一種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達潛力,就如一顆種子里藏著根莖、葉片、花朵,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然會長出來一樣。家長如果有農人的信念和適度,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好。

朋友很感嘆地說,平時到學校開家長會,校長或老師們一說到孩子們的問題,就強調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多抽出時間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過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實在當下,很多孩子的問題并不是因為家長管得少,恰是因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說,你說到問題的要害了。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發(fā)展階段上和某些發(fā)展方面,你是無能為力的,或者說是不需要作為的――這一點,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給你的同事建議一下,就她目前的情況來看,“不作為”才是最好的作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