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結(jié)的是極地專用蠶蛹營,看上去就像半個蠶蛹橫躺在地上。這種營帳內(nèi)置十六枚營釘,外面同樣牽了四根固定纜,使它固定得非常牢靠,無論從哪個方向吹來的大風都能抵御。更關(guān)鍵的是,它采用了雙層蜂窩狀充氣強化薄膜作為帳篷材料,加上蛋殼狀的蠶蛹外形,使它能夠抗住普通滾石和冰崩的襲擊。在極地環(huán)境下,強風往往吹得磨盤大的石頭滿地亂滾,普通營房一砸就是一個洞,只有這種蠶蛹營才能經(jīng)得起滾石打擊。在南極,中國科考隊的科考站也采用了這樣的蠶蛹外觀,只不過為了增大使用面積,科考站修得更像半個埋在地下的鐵桶。
營帳較矮,低伏,得貓腰鉆進去,就如同鉆進一個大的睡袋中,通常一個營帳可容四人躺臥,但起火煮飯什么的就得在營外另選地方。他們在山坳靠墻處支起高壓鍋,大雪山海拔高,氣壓低,不用高壓鍋根本煮不好食物,連水都燒不開。匆匆吃過午飯,隊員們又忙碌起來,他們要監(jiān)測風向、風速、云層聚集情況,觀測地形,定制明天的登頂路線,檢查雪融水的水質(zhì)水況,觀察地表環(huán)境和地面植被生長。由于這支隊伍接受了多方幫助,在呂競男與各方聯(lián)系的同時,各個部門也提出了幫忙實地監(jiān)測氣候環(huán)境變化的要求。如今已經(jīng)在半山扎下營來,他們本就準備監(jiān)測氣候和地理條件,為明天的沖頂作充分的準備,所以順道也就答應下來。
“風向,東南偏西,上坡風?!?/p>
“風速,15米每秒,在逐漸加大中。”
“氣溫,零下2攝氏度,午后氣溫將持續(xù)降低?!?/p>
“氣壓,56.446千帕。”
“地表植物,目前可見雪蓮花莖、三指鳳毛菊,還有……無名的蕨類植物?!?/p>
“目前,我們在雪線以下,所處的位置屬凍土層,土壤樣品采集完畢,將測定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有機碳礦化、土壤氮素礦化,土壤酸堿度……雪線以上,肉眼估計三公里便進入積雪層,五公里附近進入雪霧籠罩范圍。目前峰頂情況不明,雪霧在向下蔓延,午后估計能下延五百米左右?!?/p>
“水質(zhì)情況……”
在各方專家的指引下,這些資料都被匯報回各個部門。其余情況被教授和岳陽用拍攝器械記錄下來,暫時無法用無線網(wǎng)絡傳輸,資料將在下山后傳送出去。
一天忙碌,在太陽接近西沉時才結(jié)束基本調(diào)查工作。此時風速增加到22米每秒,氣溫陡降至零下15度,而這還是在雪線附近,隊員們心里多少對明天的沖頂有了思想準備。
山坳內(nèi)風勢平緩,火焰又提供了溫度,吃過晚飯,圍著篝火,呂競男向大家宣布:“從氣象局同志傳來的消息,明天天氣持續(xù)晴好,沒有任何對此次行動有影響的云團在這附近形成,風速風向都將與今天持平。大家好好休息一夜,能不能成功就在此一舉了。只是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雪霧區(qū)籠罩的情況,這是我們要面臨的最大危險?!?/p>
見氣氛有些沉悶,胡楊隊長領(lǐng)隊經(jīng)驗豐富,開導大家道:“大家難得聚在一起,我在這里提前預祝大家明天沖頂成功。來,大家一起唱個歌吧,大家慶賀一下,我給大家起個頭,肯定都會唱的……”
營房內(nèi)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這里的人大多數(shù)的確是共過患難,同過生死,一次次相互提攜著從死神手中爬出來的,每個人都清楚并堅守著這樣的信念,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危險,不管還將遭遇什么樣的挫折,他們依然會一次次相互提攜著,從死神手中再爬出去。
胡楊隊長開了個頭,唐敏也很有文藝天賦,唱歌跳舞樣樣在行,卓木強巴的嗓音,竟然還帶有磁性,張立、岳陽大聲叫好。連對文藝從未涉獵的亞拉法師也被調(diào)動起來,唱了首梵語的誦經(jīng)歌,只有巴桑,掛著冷笑,站在山坳口仰望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