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呈現……電影宮

美國電影美國文化(第二版) 作者:(美)約翰·貝爾頓


“夢想之園”

多卷本電影是伴隨著電影表達形式的改變而出現的,伴隨著令人不舒適的、小型的、簡陋的鎳幣影院讓位于奢侈的電影宮以及其他專門為電影而建的大型劇院的過程。建立于1910年代及1920年代的多數影院都傾向于大小適度,容納500-800名觀眾;但是在城市里逐漸建造了越來越多的大型劇院,可容納1500-6000名觀眾。與影院外面的城市居民所經歷的擁堵及壓力的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典型的電影宮里的觀眾享受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的環(huán)境,以及影院服務員隨時周到的服務。

電影宮因為擁有一系列從本土到異國情調的華麗裝飾格調而驕傲地宣稱其提供了“夢想之園的座位”。1929年,當時的室內裝潢家就曾宣稱:“在我們現代的電影宮里收集了金錢能夠買到的最華麗的地毯、家具及裝飾品,沒有任何國王或皇帝游覽過比這更為豪華的環(huán)境。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影院成為社會安全閥,因為公眾可以與富人一起分享這種奢侈”。

偉大的表演者

電影宮時代開始于1913年,有2460個座位,“第一個在紐約建立的專門放映電影的劇院”。在開業(yè)以后,演出主持人S.L.羅瑟波斐爾(S.L.Rothapfel)被聘請來做管理工作。他使它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影院。像后來的電影院一樣,管理者安排了一個管理機構,管弦樂隊,合唱隊或者歌劇歌手,引領觀眾的招待員,金碧輝煌的內部裝飾。

羅瑟波斐爾,或像他的合作伙伴所稱呼的“羅克西”,后來離開了位于116街和第七大街住宅區(qū)的董事會。他自己在百老匯和47大街的商業(yè)區(qū)創(chuàng)建了擁有3500個座位的斯蘭德劇院(Strand)。《紐約時報》報道了開幕夜晚的情景,該影院新科林斯式的裝飾風格及舒適的座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將這種經歷比作“去赴總統(tǒng)招待會”。羅克西后來于1916年在時代廣場上創(chuàng)辦了擁有1900個座位的里阿托劇院(Rialto),并在豪華電影院中繼續(xù)施展才華。

那時,電影宮的娛樂節(jié)目已經拓展到包括舞蹈家、歌劇演唱家,還有其他現場表演者(除了劇院樂隊演奏的序曲和無聲電影的音樂伴奏以外)的表演。影片也發(fā)展成不僅包括多卷本長片電影片,還包括新聞影片和喜劇短片。事實上,多卷本長片電影的放映往往會占整場節(jié)目的大約68%。

羅克西繼續(xù)在紐約的一系列劇院中提供更盛大更好的演出。他接管了擁有2100個座位的里沃里劇院(Rivoli,建于1917年)和5300個座位的卡彼托劇院(Capitol,建于1919年,在1920年由羅克西管理),然后在1927年他建立了擁有6200個座位的羅克西影院。當他建立羅克西影院的時候,展覽藝術已經發(fā)展成一門科學,不僅有穿著統(tǒng)一服裝的接待員和像軍校學員一樣經過職業(yè)訓練的其他員工,而且觀眾也成為這種新型的高效率系統(tǒng)的一部分。正如理查德·考扎斯基(Richard Koszarski)在1990年指出的:“羅克西影院的每個座位都連到中央控制臺,以便工作人員能夠馬上把觀眾指引到新的空位上?!?

在洛杉磯,(劇團)經理斯德·格勞曼(Sid Grauman)也步羅克西的后塵,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更為奢華的影院。如果說羅克西呈現給觀眾一種包括各種伴隨電影放映的新奇的表演的娛樂節(jié)目,那么格勞曼則提供了一種“序言”,即主題上與電影相關的說明。他的劇院王國開始于1917年的百萬美元劇院(Million Dollar Theatre,2100座位),繼之是1920年的埃及人劇院(Egyptian,1900座位),1923年的大都市劇院(Metropolitan,3485座位),以及1927年的中國人劇院(Chinese,2500座位)。正如“埃及人”和“中國人”這樣的名字所體現的,1920年代的很多影院采用異國的建筑式樣,采用東方、印度、意大利、波斯、摩爾人或西班牙的裝飾風格,來營造一種異國情調的氛圍,觀眾在其中可以欣賞銀幕上的幻想世界。

其他大城市如芝加哥建立了自己的宮殿。劇院巨頭A.J.巴拉本(A.J.Balaban)和薩姆·卡茨(Sam Katz)遵循“城市主要交通路線”,使與日俱增的城市中產階級觀眾可以輕易找到劇院。他們于1917年建造了容納2400人的中央公園劇院,于1921年分別創(chuàng)建擁有4700個座位的提沃里劇院(Tivoli)和擁有3900個座位的芝加哥劇院,于1920年代中期建立了擁有4000個座位的住宅區(qū)劇院。除了現場樂隊和舞臺表演以外,巴拉本-卡茨的劇院都為觀眾提供“免費照顧兒童,吸煙區(qū),裝飾著油畫與雕刻品的休息室,以及為等候的人播放音樂”。一批護士和保姆們在劇院地下室照顧孩子們,地下室有很多滑梯和沙盒,就像是居住社區(qū)的游樂場。同時,巴拉本-卡茨從1921年開始在劇院裝配空調,這使他們的劇院在夏季的競爭中頗具優(yōu)勢。

派拉蒙公司注意到巴拉本-卡茨的劇院在芝加哥的成功,于是與他們合作,讓卡茨掌管所有派拉蒙劇院。結果,由巴拉本-卡茨設計的電影宮模式在派拉蒙院線獲得廣泛認同。這種模式很快傳播到其他各大電影院,并成為電影業(yè)使用的標準。

劇院建筑的設計,使電影實現了從一卷本電影到多卷本長片電影的轉變。多卷本長片電影像中產階級享受的其他典型娛樂形式一樣,它能詳盡地表現角色與敘事,隨之形成了眾多的養(yǎng)成觀影習慣的觀眾,因而構建了電影機制的基本元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