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長與國家》第二章(3)

部長與國家 作者:何建明


現(xiàn)在我們回到余秋里讓李人俊上中南海八屆二次會議上發(fā)言的事。就三千來字,余秋里和李人俊整整折騰了五個晚上,而且也讓康世恩等另外幾個副部長一起討論了好幾回。石油部的人都知道,余秋里雖說沒上過幾天學(xué),算上后來抗大里學(xué)的時間加起來也只能算馬馬虎虎的“初中文化程度”吧,可他寫起文件來呀,能把大學(xué)中文系的高材生都折騰死。為了一個字、一段話,他能讓你推敲幾天幾夜。

李人俊的此次發(fā)言,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上了“黑牌”的石油部來說,這既是在全國人民面前“改過自省”的一個機會,也是他余秋里上任石油部長后在石油系統(tǒng)外的一次亮相。但余秋里把機會讓給了李人俊。李人俊知道肩上的擔(dān)子。將軍給他撐腰:“沒啥怕的。你只要記住:我們石油部首先承認落后,但我們不甘落后。我們要在毛主席面前保證:我們誓在第二個五年計劃里趕上鋼鐵大王,他們一噸鋼,我們一噸油!

一噸鋼,一噸油,我們行嗎?李人俊底氣不足。這底氣不足是有道理的,因為當(dāng)時“鋼鐵大王”的冶金部已經(jīng)現(xiàn)實了年產(chǎn)530萬噸,而且他們的口號是要在“十年之內(nèi)趕超英國”,比毛澤東提出的“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趕上英國”還要提前了幾年指標(biāo)。

當(dāng)然行嘛!他冶金部是人,我們石油部就不是人啦?他能搞一噸鋼,我余秋里就不信我們搞不出一噸油來!他娘的,我們總有一天要掘穿地球,抱幾個大油田出來,讓石油“嘩啦嘩啦”的涌!將軍給李人俊打足氣。

中南海的“打擂”開始了!

主席臺上,坐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他們笑容滿面地看著臺下1360多名代表和列席代表。而臺上代表們則被主席臺上的領(lǐng)袖們一次又一次的贊喜目光調(diào)足了情緒。

……河南、湖北、安徽的代表相繼登上主席臺,宣讀發(fā)言稿。他們一個比一個精神抖擻,慷慨激昂。臺下的掌聲又為他們烘托起熱氣騰騰的彩云,使他們一寸寸地離開地面,登上那俯視環(huán)球的空中樓閣。

冶金工業(yè)部代表的發(fā)言,把會議上的激情推向了波峰浪尖。他宣布,今年的鋼產(chǎn)量堅決達到850萬噸,七年趕上英國,第八年最多第十年趕上美國!

李人俊登上主席臺。他身個不怎么高,其貌也不怎么揚,但蹬蹬地頗有精神。他來到蒙著紅布的講臺后,按了下麥克風(fēng),因為剛才冶金部的代表是個高個子。他抬起頭來,似乎把什么忘到臺下了,目光在會場上搜索了一下。

余秋里直起了身板,緊緊地盯著主席臺。

“主席,各位代表,”李人俊口齒清晰,聲音雄厚。

一千多人的會場,寂靜得猶如曠古空壑,只有李人俊的聲音在嗡嗡轟鳴,似乎要震落這古老屋梁上的每一粒塵?!蝗?,李人俊的嗓門猶如天崩地裂:“我們打擂!我們和你們冶金部打擂!”李人俊刷地戟指臺下冶金部的代表,卻像是指向整個會場的,“你們冶金部產(chǎn)一噸鋼,我們石油部,堅決產(chǎn)一噸油--”

這是掌聲嗎?聽不出是手掌拍出來的聲音。山呼,海嘯,雷鳴,等等,小學(xué)生做作文都是這么形容的,可見這些形容詞是多么幼稚。但可以肯定,這種令余秋里耳膜漲疼的聲音,很難相信是兩片骨肉制造出來的。

這個口號是余秋里和他的同僚們在秦老胡同“侃”出來的。當(dāng)時冶金部長王鶴壽在場,講他的鋼鐵生產(chǎn)形勢和計劃,頗有特色。余秋里不服氣,順口吹了這個牛。王鶴壽聽了直笑。因為當(dāng)時鋼鐵產(chǎn)量已達530多萬噸,而石油僅140多萬噸,還不到鋼鐵產(chǎn)量的三分之一。王鶴壽俠氣十足地說:“你們是小兄弟,以后有難處找我王鶴壽好了!”他說話算數(shù)。在后來余秋里組織石油大會戰(zhàn)時,盡管他的日子已不大好過,但仍然全力以赴地支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