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翹辮子、到另一邊去、去見造物主、死絕、過去了、疲憊了、與魚共眠、斃命、穿上木質大衣,或者與耶穌共眠――不管怎么稱呼死亡,它遲早要來。1789年,本?富蘭克林寫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稅收之外,沒有什么是確定的。”死亡是確定不移的,但我們會怎樣死去呢?
正是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怎樣”促使我進行研究并寫成了這本《Final Exits》。死亡看起來很讓人迷惑不解:公元1700年死亡證明里描述的死亡原因只有不到100種,而現(xiàn)在則超過了3,000種。當然,自古以來,醫(yī)學上界定死亡的標準――心臟最終停止跳動――始終沒變,但導致死亡的原因卻發(fā)生了變化。伴隨著技術上的每次進步,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死亡途徑。作為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專業(yè)人士,我能看出人們結束自己生命的各種方式之間的聯(lián)系怎樣清楚地顯示了他們生活的方式。這樣,死亡就成了我們文化的一個水平點,我要著手測定上升著的水位,以弄清楚我們人類以前是怎樣死的,現(xiàn)在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死法。
如今,盡管我們活得更長了,但任何東西都可能置我們于死地,從手機、洗衣機、剪草機到數(shù)不清的各類人造機器。從馬和馬車到宇宙飛船的交通變化,已經(jīng)極大地影響了死亡的前景?;┖突柚惖默F(xiàn)代休閑活動,給人類生命的跨越帶來了新的前景。從性到福利等老年活動中的各種完善和改進,證明仍將有新的、令人感到驚異的死亡方式。本書揭示了最常見和最奇怪的死亡方式以及最不幸的人所遭遇的致命的、離奇古怪的事情。
美國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死去――去年是240萬人――但如果知道這些事實的話,很多人生存下來的機會可能會提高。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人被發(fā)現(xiàn)死于下列情況:在飛機上,在電梯里,被推過旋轉門時,在滑雪板上,睡在水床上時,駕駛出租車時,在一根繩子的末端,在便利店的柜臺后面工作時,大笑時,打嗝時,離婚的過程中或離婚后,在夜總會跳舞時,或者是在教堂祈禱時。數(shù)字和趨勢清楚地揭示出有些活動比我們認為的要更危險。毫無疑問,它們也以令人吃驚的新方式揭示了――雖然有時是武斷的――人類死亡的可預測性。
把收集到的數(shù)量龐大的死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匯集到這本大信息量的、同時也充滿啟發(fā)性和娛樂性的書中,花費了我超過10年的時間。而我對于死亡原因的興趣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時期。在我還年輕的時候,我的父親――紐約警察局(NYPD,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的一名警探,偶爾會把我從斯塔藤島舒適、寧靜的環(huán)境中帶到他工作的曼哈頓區(qū)。他在這座城市里心血來潮的游覽既令人興奮又讓人提心吊膽。我的父親不是指給我哪些是典型的、標志性的風景名勝,而是對大街的一個普通的角落或一座看似平淡無奇的建筑做出一些評論;他知道每一個地方發(fā)生的死亡、謀殺或不幸事故的確切數(shù)字,并給我提供一些非常細微的情節(jié)。雖然他帶我游覽的目的是教育我有必要小心行事并保持警惕,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沒有別的任何人知道這些歷史,不管是街角的行人抑或是大樓的主人。我認為應該設立一個標志牌,以防止那些不幸的再次發(fā)生。從那以后,我就對人們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產(chǎn)生了興趣,干勁十足地搜集離奇的故事、奇怪的事實以及一切與我們人類死亡有關的事情。我想就人類的死亡方式做一份可靠的、并不恐怖、也不使人士氣低落的原始資料。
我在此做的事情是計算、記錄和對數(shù)字進行篩選,以確定致人死亡的真實原因。這并不像我當初認為的那么容易。在死亡證明的填制上仍沒有標準,地方的、州的以及國家的記錄機構并不一致,并且在很多情況下,在病床邊或停尸房完成表上必要項目的報告撰寫人,對需要報告的死者的歷史知道得很有限。另外,每個人好像都有如何對死者進行記錄的特別興趣――槍支的游說者對于手槍死亡案有自己的見解。如果真實的數(shù)字被披露,一些醫(yī)藥公司、時尚飲食的促銷者或某種整形的外科醫(yī)生就會損失很多錢。人頭的交易和美元等價。除非知道真實的死亡數(shù)字,否則,產(chǎn)品的改進,我們吃的食物,工作時呼吸的空氣,我們駕車行駛的馬路,我們穿的衣服如此等等,沒有一樣會做得更安全、更不致命。一些特別的利害關系人可能不喜歡這里所記錄的死亡數(shù)字,但這的的確確是我從超過50家政府機構里面搜集到的數(shù)字。
列在本書中的人必須是被證實已經(jīng)死亡的;接受生命維持或希望死去的人是不包括在本書中的。我深知,人之將死未死的狀態(tài)是一件令人悲傷和使人感到深刻的事件。死亡終究是一個悲劇,但也是有些意義的。我們面前的那些人或許已經(jīng)去了,但在本書中他們不會被遺忘。相反,他們會以死去的方式教導我們,提醒我們,使我們高興,也使我們悲傷。
盡管我們中的很多人避免談起這個話題,但死亡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潛在要素。我們沒有必要每時每刻都意識到它,但它卻灌輸?shù)搅宋覀兊恼Z言當中。①You’ll be the death of me(你會毀了我)、dead man walking(行尸走肉)、dead presidents(為錢賣命)、dropdead gorgeous(驚艷暈倒)、over my dead body(打死我我也不干)、knock’em dead(笑死他們)、until death do us part(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都是我們日常語言里頻繁使用的短語。死亡最經(jīng)常被用來描述沒有藥可治的一種狀況,但這卻是它各種化身的真正來源。
很多比我要偉大的思想家,都認為忽視死亡會導致較差的生活。對死亡的沉思會給我們一個新的遠景,使沒有價值的事物更加微不足道。每一個日子都是一件禮物,我們要在擁抱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的同時享受它。擁抱一個人,聞一下鮮花,吻一棵樹。的確,我們都知道我們會死――它寫在人生的合同里――但從健康的意義上看,我們不該老是故意地想著它。但如果給你機會,一個避免整個事件的隨意性的機會,你會接受嗎?
為了增加活得健康和長久的機會,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做:閱讀本書并理解那些在你面前離開的人到底是怎樣離開的。把這本書讀給你的孩子聽。我預計,買這本書的人平均而言至少要使他的生命延長兩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這本書中所收集的信息會對挽救哪怕是一個人的生命有所幫助。
因此,現(xiàn)在就開始吧,盡可能安全地待著,保持警惕。允許我再多給你一條建議,當你面對這本書里所講的情形或任何橫在你面前的難題時,它會非常適合你:“不要敲響死亡之門。按一下門鈴就跑!因為死神痛恨這么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