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鋒的號角――陳子昂《登幽州臺歌》(2)

笑看云起共潮生 作者:李建峰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标愖影核f的古人,并不單單指燕昭王。這里的古人,是有著囊括所有唐朝之前的賢明君主、有為之士的氣概的。這點,可以從詩的題目中推知一二:舍棄用典更為明確的“黃金臺”而取意境更為開闊的“幽州臺”,對于久負(fù)盛名的詩人來說,不會是疏忽導(dǎo)致。幽州臺還有個名字叫“薊北樓”,詩人同時期作的《薊丘覽古》、《燕昭王》,就明確的以薊北樓入詩。這里,怕是詩人更著力于“幽州”兩字吧。

以九州代指中國,自古有之。據(jù)《周禮·夏宮》載,天下共分:揚州、荊州、豫州、青州、袞州、雍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周武王平殷后,封召公于幽州。大致范圍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以及遼寧一帶,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燕國的地界,后幾度易名,在唐開國年間,被重新設(shè)置為幽州。

在這個與往昔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地方,陳子昂想起姜尚受命于周室二代君主,成就偉業(yè);想起燕昭王禮遇樂毅,使其連破齊國七十余城,垂名千古;想起太子丹知遇荊軻,壯士的絕唱似乎還在耳邊;想起太宗啟用敵臣魏征,終來貞觀之治。而“來者”,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們,又遙遙無期,無法報效……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兩句的措辭、句式,受《楚辭》的影響頗深。陳子昂似乎記起了屈原,在曾經(jīng)同樣因直諫而受到迫害的屈原身上,他照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這一瞬間,詩人的寂寞和先人的孤傲再次神交了。北方的蒼茫和南國的旖旎,也在吟唱中接壤了。九州大地充溢著詩人的孤獨和寂寞。忍不住滴下的眼淚,正是比血還寶貴的英雄淚。這里,陳子昂僅用了前兩句詩,就把時間感寫得淋漓盡致,仿佛這詩是從遠(yuǎn)古洪荒而來,綿延到地老天荒,永無絕期一般。

第三句俯仰天地,遙想宇宙,又把詩歌的背景辟至遼闊空曠的境地。最后一句,突然推出自己的孤獨悲傷。這股無法抑制的情感,立刻充滿了詩人前面鋪墊的時空。這種遒勁的詩風(fēng),舉重若輕的藝術(shù)手法,讓人根本無力拒絕,只能心懷激動、感傷,最終甘心被這詩篇俘獲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