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同志重視干部學習是出了名的。為了順利實現(xiàn)工作重心的轉變,集中力最抓經(jīng)濟建設,他強調組織在職干部學習經(jīng)濟建設理論和有關知識。在到遼東沒有一個月的5月20日的省委擴大會議上,就決定成立遼東省學習委員會,由他任主任,劉瀾波任副主任。根據(jù)他的意見,省級機關干部按文化程度、理論水平、工作經(jīng)驗(資歷),分別編成研究班、政治班和文化班。參加研究班的約一百六十人,由他親任班長,學習方法是自己看書,分組討論。6月24日開了省機關干部學習動員大會,他在講話中提到,戰(zhàn)時己經(jīng)過去,經(jīng)濟建設成為黨的中心任務,在新形勢下必須如強在職干部的學習,而搞好學習的關鍵則在于堅待下去。后來,每到一個學習階段他還作總結性發(fā)言,聯(lián)系遼東實際闡明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小組討論,他盡量參加,如因故缺席,也要向我了解討論情況.因為我們編在一個小組。第一次小組會上要選舉組長,當大家提議選舉當時在省委機關任科長的肖純同志時,他也表示附議。肖純一反平時的相互推辭,表態(tài)說“我最喜歡當學習組長”,惹得聞天同志和大家都笑了。由于聞天同志作風民主、平易近人,所以小組會開得生動活潑,人們也都愿意參加討論而不視為負擔。政治班采取的是上大課的形式,雖然他不講課,但課程安排和報告人選都由他最后審定。我也是被指定上大課的一個,有時散步,他也會問到報告內(nèi)容和大家反應。
由于聞天同志的諄諄教導和親切關懷,再加上當時同志間那種團結友愛的氣氛,使我在半年多的宣傳工作中,雖然感到擔子重、壓力大,但精神卻是輕松愉快的。
六,關心文藝
聞天同志也非常關心全省的文化工作,特別是文藝。在他到任不久的一次省委會議上(即5月20日那次),就討論通過了關于加強文化工作的決定,還研究和明確了文藝干部的評級條件,提出將省文工團分為城市和農(nóng)村兩個隊,各為80人編制。可見管得是多么具體。他調我去宣傳部時,也明確要我主管兩件事,即宣傳和文藝,還要我兼省文委書記。我對管文藝表示為難。他就說,協(xié)助省委管文藝,就是要你貫徹執(zhí)行黨的文藝政策,為文藝界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并不是要你自己演戲、寫小說,而且馬列主義一通百通,只要盡心學習,注意請示匯報,工作是可以做好的。我答應管文藝,但文委書記一職還是建議由原白山藝術學校的謝力鳴同志代替,他和省委也同意了。由于管文藝,又大大增加了我同聞天同志的接觸,因為許多事他都直接過問。
所謂管文藝,在當時主要是兩件事。一是管文藝團體,特別是省文工團,二是審查舊電影和劇團演出的一些文娛節(jié)目、文藝作品。對這些,聞天同志都是很關心的,都有原則指示,有的還親臨指導。審查舊電影是由于我們當時還沒有電影,幾個電影院又不能關門,也得照顧群眾的文娛生活,所以他就指示,從偽滿和國民黨留下的舊影片中,挑選出比較健康或起碼無害的,讓影院去放映。這件事做起來并不輕松,有時一天看四五部片子,搞得頭昏眼花,我一個人招架不住,就找在組織部工作的蔣群同志幫忙。審查劇本也不簡單。各地、縣文工團(隊)都要自編自演一些戲,特別是為了迎接春節(jié),就把他們編的劇本送來審查。對此,聞天同志的意見是,只要沒有政治問題、不違反政策就行,不可要求太高。但因數(shù)量太大,還是臨時找了文工團創(chuàng)作組的曹會萍等幾位同志幫助審閱提意見。其他要審查的文藝作品倒沒有什么,因為那時的政策相當寬松。
新戲上演,并無必須審查的明確規(guī)定,但是劇團一般都要先招待省市領導看彩排并征求意見。這些,聞天同志都是參加的。例如陳其通帶了一個部隊上的京劇團,演他的新編歷史劇《黃巢》,聞天同志就去了,看后還給予好評。省文工團經(jīng)過體驗生活,編了一個反映紡織工人勞動的戲《紅旗歌》,由團長劉相如導演,省里同志看了卻意見不一,部分同志認為戲中有些地方不真實,歪曲了工人形象,但多數(shù)人則認為這個戲不錯。聞天同志傾向于支持,并提出大家可以討論,發(fā)表不同意見,還鼓勵我?guī)ь^給《遼東大眾》寫一篇評論。這次有異于以往,我寫后他不看,就直接送報紙發(fā)表,為的是避免被說成是由他定的調子。
聞天同志對文藝干部培養(yǎng)以至舊藝人的生活也是關懷備至。當時在安東演京戲的有一位較有名氣以須生應功的女演員孟幼冬,據(jù)說是著名女須生孟小冬的妹妹,在舊社會染有鴉片煙癮。聞天同志認為對這種名藝人應予照顧,幫她慢慢戒掉,不可著急,不要影響她的演出和生活。至于省文工團,那他更是常去的了。有時晚飯后散步就走到文工團駐地,見了大家問長問短,了解情況,也幫助解決點問題。他特別關心團員的學習和對他們的培養(yǎng)。例如他就幫助將一名叫于穎的團員送到平壤的崔承喜舞蹈學校去學習。于穎也沒有辜負他的厚望,后來在舞蹈方面還很有些成就。由于他的關心愛護和平易近人,文工團一些同志一直對他保有深刻和親切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