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手記(6)

危機1932:羅斯福百日新政與美國決勝時刻 作者:(美)喬納森·阿爾特


此前一段時間里,羅斯福的做法一直與獨裁者形象背離。他在國會大廈宣布不信奉《憲法》之外的獨裁,并讓自己的朋友費利克斯?法蘭克福告誡李普曼,讓他停止在專欄中藐視國會、鼓吹獨裁,但這并不意味著富蘭克林放棄了權力。隨后的12 年里,他全力發(fā)掘自己作為總統(tǒng)可以行使的權力,有時候甚至到了越權的地步,以至于他的政敵據(jù)此指責他為獨裁者。他會著迷于一些法西斯式的新點子,如無視國民重建委員會的決議,1937 年他還企圖拉攏最高法院。盡管如此,他仍然會在民主的前提下行事,而不是動用私人軍隊或者推行政府強權。他至多會通過個人特權獲得國會準許;他不會脅迫,而會說教;他沒有舞刀弄槍,而是用人格魅力和政治直覺來武裝自己。有時他也會不自覺地用自己的疾病來暗指政局,雖然媒體很少有人提及,但那時候美國人都知道他患有脊髓灰質(zhì)炎( 俗稱小兒麻痹癥),雖然沒有達到殘疾的程度,這種情況仍舊能無聲地說明一個事實:如果羅斯福可以從病痛中站起來,那么美國人也可以從經(jīng)濟危機中走出來。

當然,還有一些更深層的東西需要慢慢探究。如果人格魅力是羅斯福面臨這場經(jīng)濟危機的制勝武器,那么他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又是如何發(fā)生作用的?他的性格、背景和閱歷怎樣讓他在聞名遐邇的“百日新政”中獲得了成功?無論歷史怎樣評判他擴張政府部門的舉措和別出新意的政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很明顯。正如某位采訪羅斯福的記者所說的,美國之所以沒有向獨裁統(tǒng)治和混亂局面屈服,而是經(jīng)歷了一場“鼓舞人心的改革”,都是因為羅斯福的自信,還有他對民主制度足以應對未知危機的信心。

1933 年3 月,新總統(tǒng)并沒有按照軍法強制調(diào)動美國退伍軍人協(xié)會里上了年紀的老兵。羅斯福調(diào)動的是他自己以及自己的領導潛力。最終他成功發(fā)掘了自己的潛力,而且用這種潛力改變了美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