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吸引心理學(xué),讓你成為社交達人(8)

如何迅速吸引你周圍的人 作者:李文勇


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個性,要想實現(xiàn)全方位互補貌似并不可能??墒聦嵣?,只要你了解了對方的需求,就能夠?qū)ΠY下藥,使自己成為對方需要的、能夠與之互補的人。當(dāng)然,所有人都不會將自己的需求全部掛在嘴上,這就需要你主動去了解對方。

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在于能夠給對方提供貼心的幫助,這就像面對暴徒的女孩兒需要人保護,而你恰恰提供了這種幫助一樣;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就需要你真實了解對方的需求。魅力即由此而來。

吸引力智慧絮語

了解交際對象的真實需求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性格上來說,對方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伙伴?在與之相處的過程中,對方需要你具有什么樣的行事風(fēng)格?這些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目標。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牢記一點:交際方面的需求并非物質(zhì)層面的“想要什么”,更多的是心理方面潛在的社交需求。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去想對方缺什么東西,而是要去想對方可能需要哪些言語上的安慰、表揚和情緒上的響應(yīng),甚至目光表露的贊許,等等。

07做別人討厭的事,吸引力會變成排斥力

“還是好朋友呢!怎么得罪她一次就和我絕交了?這樣的人很明顯不值得交往?!币粋€朋友這樣抱怨。我們不用追究她們之間具體發(fā)生了什么,但我們不應(yīng)忽視這件事所反映出來的警示。

心理學(xué)詞典

近因效應(yīng)的產(chǎn)生原理:人類的記憶都有一個逐漸模糊的過程,而且越是時間久遠的記憶在人類大腦中的留存量越少,這就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為突出。正是記憶力的這種存在模式,使得近因效應(yīng)在我們的生活中大行其道。

為什么僅僅做了一件令我們感到討厭的事情,我們以前對他所具有的吸引力就急速轉(zhuǎn)變?yōu)榱伺懦饬δ兀窟@種情況可以用心理學(xué)的近因效應(yīng)來做解釋。所謂近因效應(yīng)是指在人際交往中,你先后給對方產(chǎn)生多種刺激時,最后一次,也就是最近一次刺激起關(guān)鍵作用。這里的近因就是指交際個體最近一次給對方造成的刺激。

近因效應(yīng)的提出者美國社會心理學(xué)家洛欽斯,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來加以證明。

首先,他編纂了兩段文字材料。這些材料都是關(guān)于一個名叫吉姆的男孩的性格行為描寫,不過這兩份材料的內(nèi)容卻截然相反。在第一份材料中,吉姆是一個為人熱情、性格外向的陽光男孩兒;而另一段文字中他卻成了一個待人冷淡,而且不善交際的人。然后,洛欽斯將這段材料分別讀給兩組人聽。第一組先聽到的是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后聽到的是關(guān)于他冷淡內(nèi)向的文字;第二組的接收順序與第一組正好相反。最后這兩組人會對這個男孩兒有什么印象呢?實驗的結(jié)果證明了近因效應(yīng)的正確性。第一組人認為吉姆性格冷淡,而第二組人認為吉姆性格外向。

通過這個實驗,你是不是已經(jīng)找到了文章開頭那位朋友其困惑的原因所在呢?仔細回想,你在與人交往時是不是也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管以前你對一個人印象如何,最近他做某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總是最深刻的,甚至這種印象能夠完全顛覆以前你對他做出的結(jié)論。也許你會用“人總是會變的”來解釋這種印象,但事實上,在你內(nèi)心深處起作用的還是近因效應(yīng)。

張惠和小菲在公司是一對好朋友,她們一起下班,一起逛街,在工作中也是互幫互助。在別人眼里,她們簡直比親姐妹還要親。張惠比小菲年齡稍大,所以在平時相處中,總是以“姐姐”自居,有什么好事情一定想著小菲。如果小菲辦錯了什么,她也總是很寬容地一笑了之。可是,最近這一陣子,張惠好像對小菲產(chǎn)生了很強的厭惡感,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密切了。

“我一直覺得小菲是個很單純、為人很正派的女孩兒,可沒想到她竟然會為了升職去巴結(jié)上司。我真看錯了她?!睆埢轂槿朔浅U?,所以對一切溜須拍馬的行為都很反感,對此小菲也心知肚明。可就在上星期,張惠無意中見到了小菲討好上司的一幕。從那以后,張惠對小菲的態(tài)度就變得惡劣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