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又會有那個聯(lián)合科考隊呢?肯定是后來有人又開始研究西夏玉插屏。”唐風推測說。
羅教授點頭道:“唐風,你說得沒錯,后來又有人發(fā)現(xiàn)了這件西夏玉插屏,并重新開始研究,這個人就是日后成為新一代漢學大師的孟列夫,那年他才二十來歲,正在列寧格勒大學學習,他的老師是當時蘇聯(lián)漢學界的泰斗級人物阿理克,正是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努力,才有了后來的聯(lián)合科考隊,下面我們繼續(xù)看第三封信?!?/p>
4
第三封是1951年,日后成為著名漢學大師的孟列夫(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緬??品颍瑢懡o他的老師,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阿理克(瓦西里?米哈伊洛維奇?阿列克謝耶夫)的信
親愛的老師,您好:
寫下這封信時,我能明顯感到我的雙手在顫抖,您別擔心,這不是因為我的身體原因,而是因為昨天我在冬宮令人震驚發(fā)現(xiàn),讓我一直激動不已。
上周,我和米沙遵照您的指點,來到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學習,在翻閱研究所那些繁雜的研究資料時,米沙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些伊鳳閣寫于二、三十年代的研究資料,您知道,查資料,是件枯燥而痛苦的事,但是,伊鳳閣的這份研究資料卻讓我和米沙感到無比激動和興奮,在這份資料中,伊鳳閣提到,二十年代末,他偶然在冬宮發(fā)現(xiàn)了一件來自中國西夏王朝的珍寶,這件珍寶的名字叫“西夏嵌珠寶纏蓮紋玉插屏”。據(jù)伊鳳閣稱這件玉插屏上刻有許多奇怪的符號,伊鳳閣對這件玉插屏經(jīng)過長期研究后,判斷玉插屏上的那些奇怪符號,是消失已久的西夏文字,并辨認出了上面的一些西夏文字,通過破譯這些西夏文字,他發(fā)現(xiàn)這件西夏珍寶背后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可惜,后來伊鳳閣死于獄中,沒能繼續(xù)完成他的研究。
看到這里,我和米沙再也等不及了,我倆立即趕到冬宮,在冬宮浩如煙海的文物庫房里,我們終于找到了那件西夏玉插屏,當我打開裝著玉插屏的紫檀盒子時,我震驚了,這是一件我從未見過的絕美珍寶,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語言可以形容我當時的感覺,玉插屏是用整塊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白玉制作而成,玉插屏的邊緣,雕鑿了兩圈纏蓮紋,纏繞在綠插屏四周,兩圈纏蓮紋中間,鑲嵌著一排珠寶,單是這件玉插屏,就已價值連城!但是,我和米沙的興趣并不在此,我看到了玉插屏上的那些奇怪符號,那也許就是伊鳳閣所說已經(jīng)消亡的西夏文字,雖然上面的符號,我和米沙一個也不認識,但我倆都感到那些無人認識的符號正如伊鳳閣所說,一定蘊藏著驚人的秘密。
我和米沙決定繼續(xù)在冬宮研究這件西夏玉插屏,并要以此為題寫出論文,隨信附上兩張西夏玉插屏的照片,希望能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指點。
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您的學生
看完第三封信,密室里的所有人都沒說話,他們直接翻開了第四封信。
5
第四封,阿理克致孟列夫的復信 1951年
親愛的列夫?尼古拉耶維奇:
病中收到你的來信,我很欣慰,不!應該說是興奮,你的來信讓我堅定了信心,是我讓你選擇了這條研究學術(shù)的道路,我知道,對你這個年齡的年輕人,整天埋頭于檔案、書籍、資料之間搞研究,是過于枯燥了,特別還是研究古老遙遠的東方文明,但是,年輕人,請你相信我的眼光,我不會看錯你,你在這方面是有天賦的,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我相信你日后一定可以取代我,超越我。
我很高興看到你對西夏的文明產(chǎn)生興趣,你知道,因為科茲諾夫1909年在中國黑城的驚世發(fā)現(xiàn),我們國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西夏歷史和文化的文獻、資料、文物,甚至在這個文明的故鄉(xiāng)——中國,都不可能有這么多的第一手資料,所以,西夏文明在中國,而西夏學的研究,卻在我們這。但不幸的是,自從伊鳳閣死后,我們對西夏文明的研究就中斷了,我們現(xiàn)在急缺像你這樣的年輕學者,進行相關(guān)的研究,有朝一日能將西夏學發(fā)揚光大。
至于你信中提到的那件珍寶,早年,伊鳳閣曾對我提起過,但是后來隨著他的離去,這件珍寶逐漸被人們遺忘,要不是你的提醒,我可能到死也不會想起這件珍寶了,憑我多年的經(jīng)驗和直覺,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你和米沙對這件西夏玉插屏的研究很重要,通過你在信中的敘述,還有這兩張照片,我確信這件西夏玉插屏不但價值連城,而且意義重大,我還不知道它隱藏了什么驚人秘密,但我相信伊鳳閣的學術(shù)水平,他研究這件珍寶多年,到死還念念不忘,一定是有了什么重要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