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嚷道:“怎么成功?鄭國之罪,連秦王都默認了的。先生縱是才高天下,也決計推翻不來。我說什么也不會同意。我寧愿獨死,至少全家還可活命?!?/p>
李斯勸道:“鄭兄好生思量。如果你能活著出去,完成關中水渠,你造福的就將是數(shù)十萬家庭,上百萬人丁。你將成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巨人,你將遺澤后世、名垂青史。為了這些,難道還不值得冒一次險?無論如何,請給李斯一個救你的機會,也給你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機會?!?/p>
鄭國只是哭,道:“先生,你就讓我死了吧。我只求一死而已,不要將我的家人也牽扯進來?!?/p>
蒙恬在一旁斥鄭國道:“汝今日一死,不值鴻毛。汝之妻兒,流放蜀地,沒而為奴,有如草木之卑,雖茍活又有何益?寧其如此,何不如先生所言,奮而一搏,縱然不成,也如白虹貫日,平添世間豪氣!七尺男兒,當斷而不敢斷,奈何徒作婦人之哭!”
李斯責備蒙恬道:“小子不得亂語。他只不過是一個承受了巨大壓力的普通人,你能指望他有多堅強?”
鄭國只是哭:“先生,你也有家人的啊。求求你讓我一個人死了算吧,我不想害全家陪我一起死。我不想啊?!?/p>
蒙恬道:“鄭國你可知道,冒險的不止你一人,先生為了救你,也是冒了奇險的。”的確,在這場冒險中,李斯也賭上了他的仕途。他作為新任廷尉,如果經(jīng)手的第一個案子便以失敗告終,他必將顏面無存,嬴政也將不再視他為法學上的權威加以倚重,廷尉的位子怕是還沒坐熱,就得換人了。
鄭國還是哭,不愿松口。李斯道:“鄭兄,這事怕是由不得你了,你從了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我知道你現(xiàn)在恨我入骨,但不久以后,你必將活著來感謝我。”
鄭國無可奈何,只能接受李斯的安排或擺布,他雙手顫抖,寫下乞鞫狀(為了防止或糾正錯判,秦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可以要求復審,稱為“乞鞫”),交給李斯,然后面朝墻壁,再也不肯回頭。
雜治之前
做通了鄭國的思想工作,拿到了鄭國的乞鞫狀,鄭國營救路線圖只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在繼續(xù)我們的敘述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秦國司法體系的運轉情況。
秦國最高常設司法機關,名為廷尉,其長官亦被稱做廷尉,即李斯目前所擔任的官職。廷尉的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負責審理秦王交辦的案件;二是負責審辦各地移送上報的案件,或審核平?jīng)Q各郡的重大疑難案件。由此可以看出,廷尉親自審案的時候不會太多,在通常情況下,案件大都由各地地方政府自行審理判決,只有當遇到死刑或重大疑難案件時,這才須上報廷尉,由廷尉做出最終的審核裁決。當然,我們也不難理解,廷尉雖然是秦國名義上的最高司法機關,然而,最高審判權和最終裁決權始終還是掌握在秦王嬴政手中。遇到特別重大的案件,比如嫪毐謀反一案,嬴政便是跳過廷尉這一級機構,直接指派時任客卿的李斯主審,并自始至終親自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