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基沉吟著說道:“本部院也想到了這層,可除此以外,又能怎么辦呢?如果武昌不破,長毛或許能退出湖廣。如今武昌已落敵手,長毛豈能放過長沙?季高,你有什么好主意?”
左宗棠道:“大人,山人以為,眼下有三條路可同時走。第一條路,上奏朝廷請派援兵;第二條路,調(diào)各縣團練于省城加強長沙守勢,以防長毛突然襲擊;第三條路,抓緊籌糧,可以派人赴外省去購運,一定要在長沙籌備到可供官兵半年所用的糧草?!?/p>
張亮基點一下頭表示贊許,隨后又說道:“季高,你起完奏稿,順便給湘鄉(xiāng)楊昌浚寫封信。本部院主意已定,請他做案上謄稿師爺。”
左宗棠笑問了一句:“撫臺大人,玉升可是鮑軍門所薦,而鮑軍門與程制軍可是兒女親家呀!您可要想清楚?。 ?/p>
張亮基搖頭笑道:“季高啊,你就不要拿這事打趣老哥了。武昌失守,不管程矞采是死是活,他都做不成湖廣總督了!你若不信,就等著看圣旨好了?!?/p>
左宗棠不按規(guī)矩辦事
當天下來,左宗棠先替張亮基起了請派援兵助守長沙的奏稿,又給楊昌浚急函一封,同時給白水洞的妻妾各寫了一封家信;家信當日由衙門親兵送走。
左宗棠在寫奏稿的時候,腦海里忽然想起了胡林翼。左宗棠想,胡林翼之才勝向榮十倍,與其奏留向榮,不如奏調(diào)胡林翼。胡林翼懂兵事,又與張亮基熟悉。胡林翼來長沙,不僅少了張亮基的掣肘之虞,自己身邊也多個知音。
左宗棠是個急性子的人,想到哪兒便做到哪兒,他當下把起了一半的奏稿放下,起身便到簽押房來見張亮基。
張亮基偏巧到城外向榮大營去與向榮商量事情去了,他便讓人備轎,也急火火地趕往向榮大營。兩個人在城門口相逢。
左宗棠下轎,三步并作兩步走到張亮基的轎前,抱拳說道:“山人找大人找得好苦!”
張亮基一見左宗棠一臉汗水的樣子,以為城內(nèi)出了什么大事,急忙下轎問道:“季高,出了什么事?把你急成這樣?”
左宗棠道:“大人,您與向軍門談得如何?”
張亮基道:“向榮這個老滑頭,他抵死不肯留下來??礃幼?,奏留向榮這件事,還須重新計議?!?/p>
左宗棠忙道:“大人,您可還記得胡潤芝?”
張亮基一愣,隨口說一句:“你是說黎平知府胡林翼?你快說,潤芝他怎么了?”
左宗棠跨前一步道:“大人且莫心急,容我慢慢道來。據(jù)在下所知,胡潤芝頗懂兵事,很會練勇。他在黎平知府任所,練成勇丁六百,在境內(nèi)平叛很是得力。大人做過云貴總督,不知這傳聞虛也不虛?”
張亮基道:“胡林翼是云貴一等一的能員,此傳聞不虛。季高,你究竟要說什么?莫非勸本部院將胡林翼奏調(diào)來此嗎?”
左宗棠道:“大人容稟。奏留向榮是短局,將胡林翼奏調(diào)來,乃長遠之計。有胡林翼這樣的人在大人身邊辦事,不是強過向榮百倍嗎?”
張亮基笑道:“季高啊,難道你就是為了這件事來找本部院的?”
左宗棠瞪大眼睛道:“大人,您以為這件事是小事嗎?”
張亮基一拉左宗棠的衣袖道:“好了,你還是趕快上轎吧。奏調(diào)胡潤芝這件事本部院同意就是了。對了,還有一件事本部院要先給你透個風。在上次奏折里面,本部院加了個保舉片。本部院保舉你七品頂戴,圣旨估計這幾日就該到了。”
左宗棠聞言一愣,說道:“山人自來長沙,未立寸功……”
張亮基道:“沒有你老弟,這長沙早易敵手了!”
很快,由左宗棠起稿、張亮基奏調(diào)黎平知府胡林翼帶勇助援長沙的折子十萬火急送往京師。幾乎與此同時,一篇由京師飛遞過來的通報武昌失守的圣諭也飛速來到巡撫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