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鴻章獻計(1)

李鴻章發(fā)跡史(上) 作者:汪衍振


考慮到兵力薄弱,安徽巡撫江忠源經(jīng)奏請,命人回湖南老家又新募四營勇丁兩千人。周天爵經(jīng)奏請,也就地新募三營一千五百人。

過了年就是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朝廷飛馬傳旨,命巡撫江忠源會同團練大臣周天爵、布政使福濟等,尋機收復安徽安慶、含山、舒城等地,務必于月內(nèi)蕩平境內(nèi)太平軍,以收全功。

周天爵、福濟等人接旨,馬上便和江忠源會在一處,商量進軍路線。最后得出結論,欲收全功,必先克復省城安慶,安慶乃整個安徽的根本。安慶一旦克復,太平軍在安徽的根基勢必動搖,則含山、舒城等便不難克復。但要收復安慶,憑安徽目前的兵力,卻又極難做到。安慶是太平天國天京的門戶,這里有近三萬太平軍把守,槍械也甚是精良。

江忠源與周天爵會銜具奏實情,并請加派至?一萬兵力相援。咸豐帝此時已把主要兵力全部加派到江南、江北兩個大營,再無兵力可調。咸豐帝不得不下專旨令江忠源、周天爵等人,務于近期內(nèi),再增募一萬勇丁,以補安徽兵力的不足。

周天爵馬上將大營移至遠離廬州的宿州一帶,一邊操練現(xiàn)有人馬,一邊大張旗鼓地募勇。

江忠源也把十幾名親信打發(fā)回原籍募勇,又令福濟移師岳西,就近監(jiān)視安慶的動靜。

得令的當日,李鴻章對福濟道:“周大人和袁甲三已到宿州募勇,如今又令我等移師岳西,長毛若此時攻我廬州,可怎么辦呢?”

福濟不以為然,道:“江中丞擁兵過萬,?官料長毛不敢輕攻廬州。何況,江中丞轉戰(zhàn)南北,斬將無數(shù),長毛不懼周老王八,卻實懼江中丞。少荃,廬州的事,中丞大人自會料理,我們還是盡快動身吧。”

李鴻章細細一想,覺得福濟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于是不再言語,轉身走出大帳去布置移師事宜。其實,太平軍不大注意周天爵與福濟的動向,卻時刻關注著江忠源和他的楚勇。太平軍對江忠源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蓑衣渡一戰(zhàn),江忠源指揮兩千楚勇重創(chuàng)太平軍,太平天國南王七千歲馮云山命喪此役;長沙城爭奪妙高峰之戰(zhàn),江忠源和左宗棠的大炮,又把太平天國的西王八千歲蕭朝貴送上西天。江忠?智勇兼?zhèn)洌苷鲬T戰(zhàn),始終是太平軍的一塊心病。

隨著周天爵、福濟等軍相繼離去,太平軍悄悄地向舒城增兵。

一天晚上,兩萬多太平軍突至廬州,兵分兩部分,一部分將城外的綠營包圍,一部分負責攻城。江忠源聞報并不慌亂,他一面命快馬出城,急調福濟回援,一面親赴城頭指揮作戰(zhàn)。

按江忠源的設想,只要福濟援軍一到,太平軍必亂,到時開城門出擊,太平軍必敗無疑。那時他乘勝收復舒城、含山則易如反掌,可謂一舉兩得。不料江忠源的設想落空了,他派出的幾路求援快馬沒有如期出城,都被防范嚴密的太平軍殺死在城下。

江忠源不知內(nèi)情,仍有條不紊組織人馬守城。城外的綠營很快出現(xiàn)敗象,向岳西敗退。太平軍并不追趕,掉頭合力攻城。太平軍調來火炮向城頭、城門轟擊。江忠源在城頭向遠處瞭望,見城下的太平軍猛增,而官軍的旗幟卻不見一桿,心里不由一沉,料定綠營不是被殺光便是敗走。最讓他疑惑的是,福濟援軍竟無絲毫動靜!

太平軍圍攻廬州36天,先以城外居民點作掩護,挖掘地道,以水西門為進攻重點。江忠源督兵從城內(nèi)對挖,破壞了太平軍的地道,并先后兩次堵住了太平軍的轟城和沖鋒。太平軍便改用新法,在水西門月城旁掘上下雙層地道,直達城下?完全出乎江忠源的意料之外。

1月14日晚上,太平軍發(fā)起總攻,開始搭云梯攻城,城頭的團勇拼死抵抗。到天快亮時,團勇已死傷十之六七,太平軍卻愈戰(zhàn)愈勇。城門不久被攻破,太平軍潮水般涌進城來。

江忠源知大勢已去,當下也不及多想,急忙著人把胞弟江忠義召至身邊道:“廬州失,兄命亡,弟率城內(nèi)將士,盡快突圍去與福濟會合。但有收復廬州之日,別忘了將兄尸骨,送至新寧與父母葬在一處。弟保重,兄去也!”

江忠義未及講話,江忠源已縱身向城下一跳,眼見落入護城河里。江忠義望著城下大叫三聲哥哥,悲憤不已,旋下城收拾殘兵敗將,奮力突圍。江忠義終于沖出城去,清點人馬只有兩千余人。他按著哥哥的吩咐,率軍連日趕往岳西。一見江忠義丟盔卸甲跑進大帳,福濟嚇得險些暈過去。江忠義跪在福濟的腳前,懇求福濟發(fā)兵去為哥哥報仇。

福濟把江忠義扶起來,命江忠義先回營休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