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對宗教的信仰程度較低

中國這邊,美國那邊 作者:方大為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在美國,上帝在人們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不是所有宗教都是以上帝為中心的,比如印度教和佛教。但美國人中有90%左右以不同的方式信仰上帝。1/3的美國人每個星期天都去教堂。信上帝的人并不一定每個星期天都去教堂。他們可能每天或每幾天祈禱一次。許多家庭,無論是基督教、猶太教,還是伊斯蘭教,吃飯前都進行禱告,以向上帝表示感謝。  

在美國社會里,上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美國總統(tǒng)在發(fā)表重要講話以后,都要加上一句話:“上帝保佑美國!”我們沒有官方的宗教,沒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宗教。國家和宗教的界限很清楚。美國總統(tǒng)的說法反映了老百姓對上帝的普遍看法。在美國的鈔票上印有:In God We Trust,也就是“信賴上帝”。一個美國人對上帝的看法是相當個人化的。通常,人們不一定會經常討論。但在一個家庭中,上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這種信仰影響著美國人的行動,如慈善行為。大部分美國人認為自己擁有需要的所有東西,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有義務給其他人提供幫助,這也源自對上帝的信仰。  

美國的獨立宣言表示了美國公民的權利來自上帝。如果是上帝給我的權利,而不是來自總統(tǒng)或者某一個人、某一個政黨給我的權利,那么任何人都無權剝奪。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國,人們對系統(tǒng)宗教的信仰程度是比較低的,信上帝的人包括伊斯蘭教在內,大約也就4%~5%。信佛的大約占18%左右,但其中的大部分人從來沒讀過佛經。信道的人大約占1%~2%。但信道與信佛的區(qū)別是什么,人們不是十分清楚。相信命運和運氣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但相信自己最終決定事情,這項占的比重最高。中國人認為自教、自助才是出路。如果你出了重大的問題,你會怎么辦?美國人會禱告,會尋求社會幫助。大多數(shù)中國人會尋求家庭幫助和自己幫助自己。只有5%~6%的人相信朋友和單位可以幫助。這就是以個人為本的信仰觀。也就是說他人靠不住,其他東西都靠不住。只有自己靠得住?! ?/p>

這種信仰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更多為自己考慮。個人化的行為有了一定的合理性,這是對過去壓抑的反彈,這有助于實現(xiàn)自我價值,對推動革新和改變,是具有革命價值的。但這種信念從總體上挑戰(zhàn)了社會公共規(guī)則,同時,也造成中國人不是特別長于團隊工作的現(xiàn)狀。在客觀上,這種個人中心主義表現(xiàn)在中國社會中,使社會文化更加多元化。什么東西都可以接受,但很難忠誠于某些規(guī)則,尤其是需要大家認同的集體規(guī)則。在這種多樣化中,人與人不容易形成共識,這導致管理成本增高。在許多需要動員社會資源的時候和場合,整合難度會很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