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在美國,旅游休假非常重要。美國人重視工作,同時重視放松、休假和調(diào)整。就是說,認真地工作、瘋狂地玩。對于所有美國人來說,休假是一種受重視的工作待遇。美國人每年平均有2星期~3星期的假。工作一段時間之后的假期是三個星期。如果你是教授或老師,那么你的假期會長一些。由于只有兩三星期,時間很短,因此許多美國人會回去看父母或在國內(nèi)轉轉。在計劃年假時,美國人把錢計算得很清楚。在我小的時候,父親一年有4個星期的假,他把假期積攢起來,帶上三個姐姐和我、媽媽,一起開車去旅游。有時,我們?nèi)シ鹆_里達,有時去加州,也有時去紐約和華盛頓等。這種活動要求比較具體的計劃,如在哪里吃飯,在哪里住宿。他們愿意花這個錢,大家玩得很開心?! ?/p>
實際上,到過國外的美國人沒那么高比例,美國人更傾向于在國內(nèi)度假,因為美國地理面積遼闊,各種名勝古跡都有。美國人休假的重要項目是吃飯,吃當?shù)氐奶厣恕P菁贋槊绹说纳钤鎏砹瞬簧偕??! ?/p>
袁岳(Victor Yuan):
最近10年,旅游在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每年有五一、國慶和春節(jié),加起來共三星期的長假,媒體將其稱為“黃金周”。三資企業(yè)、高新科技的民營企業(yè)的職員另有10天~20天的帶薪年假。居民有了時間,同時收入增加了,可自由支配的資金更多了,這樣就刺激了旅游的發(fā)展。但大部分人都集中在“黃金周”旅游,這使得人們在那幾周覺得玩不好。許多剛開發(fā)的景點,在集中的假期里游人太多,本身接待能力就有限,假期結束了,設施又過剩了。一些專家呼吁實行自由帶薪年假制,以緩解旅游壓力?! ?/p>
旅游業(yè)興盛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幾年工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把旅游作為工作的一種報償。旅游還是增長見識的途徑和家庭團聚的形式。現(xiàn)在,旅游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一是各地開發(fā)出更多的新的旅游景點;二是境外旅游增長。據(jù)統(tǒng)計,去年有兩三百萬人參加出境游。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了中國旅游目的地國家,如德國和土耳其等。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持個人身份證就可以自由去香港旅游。在未來,旅游會是個人非常有積極性投入的事情,旅游業(yè)的生意會很好。但是,旅游服務面臨的質量提升壓力也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