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除饒雪漫之外,馬來西亞藝人AKI黃淑惠、樂評人科爾沁夫、作家艾成歌、"湖南衛(wèi)視"主持人、超級女聲李皆樂、作家蔣峰、作家項斯微、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人馮海博士等傳媒界、出版界、娛樂界人士都很看好該書,為該書撰寫推薦語。
涉及"虐愛"主題引發(fā)爭議 專家稱該書"十八禁"
同是八零后作者,《上海一周》編輯、《最小說》作者項斯微對于該書的評價是:"故事們并不都甘于成為溫暖的故事,每一次愛情的背后,都有無限心機。"與以往市場上流行的韓式、純愛或是穿越風格的言情小說不一樣,該書雖以"愛情故事"為主線,但男女主角卻各懷險惡心機目的,用推理小說的手法逐步揭曉懸念,赤裸裸地展現愛情中的背叛和傷害。不看到結局處,永遠猜不透究竟在這一場愛情戰(zhàn)役中,誰是贏家。
蔣雅楠說:"其實我是一個喜歡看愛情故事的人,周圍的朋友,電臺的節(jié)目,一直有很多人把他們的感情經歷講給我聽。很多人說我喜歡潑冷水,因為我總是打斷他們粉飾美好的溫情敘述,三兩句話告訴他們我推測的真實狀況。雖然是直覺,大多卻很準確。其實現實中的愛情根本不像那些言情小說那樣單純美好,總是上演沒有欺騙的王子公主的戲碼。十幾歲的孩子看多了那些書只會變得不切實際、軟弱且自欺欺人。寫愛情的女作家中,我看過張悅然、李碧華、亦舒及安妮寶貝幾乎所有作品,她們如出一轍地把愛情寫得低賤善變,不值得信任但每個人都欲罷不能。這才是愛情的真實面目,其實真相并不美好,每個人卻都以為自己一定會遇到美好。但你憑什么和別人不一樣呢?"
因為該書中涉及到相當篇幅的情愛描寫,對于戀愛形式的探討角度比較獨特,部分讀者認為其中有些章節(jié)過于殘忍可怕,為什么這些小說都是描述絕望而沒有明天的愛情?愛情真的是這個樣子嗎?"這本書屬于NC-17(未成年人不宜),我是寫給二十多歲,為愛真正癡狂過的人看的。狠狠愛,然后狠狠傷害已經是年輕人戀愛期的通病,打胎、分手、情殺、殉情這些喪失理性和責任感的事件屢見不鮮。八零后獨生子女的結婚浪潮已經開始,'以自我感受為中心'的戀愛問題必須要向'和平相處'的婚姻生活進行轉變。如何幾十年地保持新鮮感?如何應對外界誘惑?大多數二十多歲都市中的年輕人,情感都很病態(tài),傳統(tǒng)的婚戀觀在他們身上已經徹底瓦解。至于性愛描寫,我覺得沒有必要拿這個來作為噱頭吧,《色戒》大家不都看過么,不會比那個高難度。"
而看過該書的相關文學評論家則評論說:"這本書較為真實地反映了八零后年輕人戀愛、婚姻狀態(tài)中的種種病癥,如花心、不夠坦誠、追逐新鮮、自私自我、貪圖感官刺激等等。雖然作者的觀念可能有時候有些偏激,但書中描述的愛情故事確實凄美慘烈,比較適合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