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將成為世界兩大經(jīng)濟巨頭
―――記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新作《中國大趨勢》
《大趨勢》作者中國論大趨勢
約翰?奈斯比特是一位享譽世界的未來學家,帶著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堪稱神奇的“內容跟蹤分析法”創(chuàng)作了《中國大趨勢》。9月3日,他將歷經(jīng)三年的這部著作呈現(xiàn)給了中國讀者。
27年前,約翰?奈斯比特因《大趨勢》聞名于世,目前已成為社會中堅的很多人都還記得,《大趨勢》這本書當年是如何風靡世界,并席卷了中國?,F(xiàn)任國務院新聞辦三局副局長的吳偉女士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就讀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的她,同中國的學子們一樣,對《大趨勢》趨之若鶩。
80歲的約翰?奈斯比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得多,背微駝,但思維敏捷,身上透著股神秘的力量,他似乎擁有一個可以洞悉未來的水晶球。他在《大趨勢》中預言了十個大趨勢,大部分已成為現(xiàn)實,其中“網(wǎng)絡社會”和“全球化”兩大趨勢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今天,約翰?奈斯比特的《中國大趨勢》,向我們揭示了他從神奇的水晶球所看到的中國的未來,由不得你不對中國的前景充滿信心。
促成《中國大趨勢》的兩個關鍵人物
促使約翰?奈斯比特下決心創(chuàng)作《中國大趨勢》的兩位人物,一位是前中國國家主席江 澤民,一位是中國商人王巍。
1996年,國家主席江 澤民在北京中南海與約翰?奈斯比特進行了私人會談,在談到臺灣問題時,約翰?奈斯比特說:“江 主席,臺灣是個小故事,但它講的很好。大陸有個大故事可講,可惜講得很糟?!?/p>
江 主席沉思了一下說:“你為什么不來講這個故事呢?”
由于種種原因約翰?奈斯比特并沒有做好準備。
10年后,他與中國商人王巍展開了一次對中國及其未來的熱烈討論,最后王巍向其建議:“關于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前景的書籍簡直是不計其數(shù)。但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您在《大趨勢》一書中所做的那種分析。您為什么不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寫一本關于中國大趨勢的書呢?”
這一次約翰?奈斯比特做好了準備,為創(chuàng)作《中國大趨勢》他在天津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國研究院,并精選出28名大學生為其搜集整理大量關于中國基層的消息。他拋開西方人的視角和態(tài)度,不帶任何成見,對中國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感興趣,很多中國人都熟視無睹的事情,對這個老外卻很新鮮。
構成《中國大趨勢》的核心是八大支柱,即“解放思想、縱向民主、規(guī)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摸著石頭過河、藝術與學術的萌動、融入世界、自由公平、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這八大支柱正是支撐中國新的社會經(jīng)濟體制的基礎。
中國模式正挑戰(zhàn)西方治理方式
源于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人們不得不反思西方特別是美國宣稱的西方民主是否是最好的執(zhí)政方式。著名作家《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在其論述美國在面對綠色革命時透露出的無奈:“美國的民主制度反而成為了一種障礙?!彼踔粮锌白鲆惶熘袊婧谩?。美國投資大師羅杰斯在接受日本《呼聲》采訪時也表示,現(xiàn)在的中國越來越像資本主義,而美國反而變得越來越社會主義。
那么,中國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政治模式?約翰?奈斯比特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使他開始懷疑西方現(xiàn)代民主是否是惟一可接受的民主形式。進而認同中國所展示的與西方不同的、誘人的發(fā)展模式。并預言,假以時日,它很有可能成為對西方民主治理方式的一種真正挑戰(zhàn)。
約翰?奈斯比特認為,中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中國人民自下而上的參與正在形成一種新的政治模式,稱之為“縱向民主”。支撐中國新社會長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關鍵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這是中國穩(wěn)定的關鍵,也是理解中國獨特的政治理念的關鍵。
作者進一步分析,如果中國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橫向民主體系,那么大量精力會被浪費在競選的爭斗之中,大批候選人會提出無數(shù)個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在中國,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混亂,這是珍視和諧與秩序的中國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中國沒有以民主改革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斗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黨執(zhí)政體制內進行了調整。通過傾聽自下而上的聲音并且保持高層的決策權,中國以這樣的政治體制才能走出貧窮,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最好的選擇。
中美兩國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中美兩國比任何時候的關系都緊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約翰?奈斯比特預言:“兩大強國將不再是敵人,而是在經(jīng)濟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合作伙伴,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p>
他認為,20世紀下半葉的世界舞臺主角是美國和蘇聯(lián),它們所扮演的是對手的角色。蘇聯(lián)分崩離析后,中國則是美國唯一的潛在挑戰(zhàn)者。
他在《中國大趨勢》書中分析到:美國是一個GDP高達14萬億美元的經(jīng)濟大國。而日本、中國和德國的GDP都在4萬億至5萬億之間。中國剛剛超越德國,GDP上升到第三位,它很可能很快超越日本,躍居第二位。德國和日本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明顯的增長,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萎縮。美國和中國的經(jīng)濟將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但是中國的增長速度會快得多。中國和美國將成為世界兩大經(jīng)濟巨頭,把其他所有國家拋在身后。
教育和面子是中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障礙
《中國大趨勢》認為中國能否實現(xiàn)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體制的轉變,必須把學生從家長制、以考試為中心的體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獨立思考。如果教育和其他機構依然堅持等級森嚴的家長制制度,那么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同時認為,中國的教育體制過于強調死記硬背,非常重視考試成績?!斑@可不是培養(yǎng)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沃土?!?/p>
“創(chuàng)新行動”所面臨的另一挑戰(zhàn)就是要徹底改變犯錯誤就意味著丟面子的心態(tài)。
約翰?奈斯比特在書中描繪了一個有趣的場景:一家公司老板訓斥一位工作出問題的員工。在美國,被訓斥員工會把批評拋諸腦后,或者當做動力激勵自己拿出更出色的表現(xiàn)。而在中國,被訓斥員工面對批評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他需要的是維持自尊,也就是他的面子。約翰?奈斯比特認為兩種性格孰優(yōu)孰劣,不好判斷。但這兩種人物將在全球市場展開競爭,迄今為止有一點已經(jīng)很清楚,大膽無畏者最有可能占得上風。
《中國大趨勢》強調,尊敬與服從也許在生產線上是非??少F的品質,尊敬祖先、長輩、上級和同事也許也是符合社會要求的品質,但是現(xiàn)代科技創(chuàng)新需要有人去質疑前人的觀點和老板的命令。論資排輩與家長制思維是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yōu)橐涣鲃?chuàng)新國家的最大障礙。
約翰?奈斯比特小傳
約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埃森哲評選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師之一。約翰?奈斯比特的閱歷豐富,他有著哈佛、康奈爾和猶他三所大學的教育背景。1963年,他被肯尼迪總統(tǒng)任命為教育部助理部長,還曾任約翰遜總統(tǒng)的特別助理。主要代表著作《大趨勢》,與威廉?懷特的《組織的人》、阿爾文?托夫勒的《未來的沖擊》并稱“能夠準確把握時代發(fā)展脈搏”的三大巨著。
2009-09-07 □本報記者 李曉輝文/攝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