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還缺乏直接證據(jù),但我不否認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但我仍然認為需要有力的證據(jù)證明,為了促進精子競賽是所有物種中的雌性四處亂搞的主要原因。盡管生物學家們設(shè)計了無數(shù)次的精子競賽試驗,以查明在精子競賽中究竟誰會贏,但是總有許多變數(shù)會影響結(jié)果,可見沒有一個一般性的規(guī)律。有時候,贏家是首先射精者,有時候是時機的問題,有時候取決于參與精子競賽的雄性數(shù)量等等??梢钥隙ǖ氖?,許多變數(shù)都不是遺傳可以控制的。以老鼠為例,雌性的生殖道是有分叉的,因而,在左右兩個生殖道里面的精子競賽結(jié)果很不一致。
即使假設(shè)你成功地證明了某一個雄性的精子總能夠在精子競賽中獲勝,也并不意味著他的這種優(yōu)勢能夠遺傳給他的兒子。至少,成功的精子有個關(guān)鍵成分是不能從父親那里遺傳獲得的,這就是精子前進所必需的“引擎”。這些引擎的學名叫線粒體(mitochondria)。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小的組織,能夠產(chǎn)生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在絕大多數(shù)的物種中,線粒體是通過母親來遺傳的。“引擎故障”可能使一個雄性失去使卵子受精的機會嗎?當然。比如說,男人、公羊和公雞的線粒體如果存在缺陷,就可能導(dǎo)致不育。反過來說,有些雄性的精子質(zhì)量并不見得有多么優(yōu)秀,但它們的移動速度卻宛如裝上了渦輪,那架勢就像是給自行車裝上了火箭的引擎。所以你看,僅僅證明某個雄性的精子是常勝將軍是遠遠不夠的,你還不得不證明這種優(yōu)勢是基于可以遺傳的特性。我猜“引擎”的不可靠性可以解釋在存在精子競爭的種群中,為什么精子有體積變大、數(shù)目變多、結(jié)構(gòu)變得更為復(fù)雜的趨勢。所有這些遺傳特征有可能部分補償了“引擎”的不可靠性。
解釋雌性黑猩猩為什么生活如此糜爛的第二個理論就是混淆理論(obfuscation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雌性黑猩猩和看到的每一只雄性黑猩猩交配,可以讓小猩猩的父子關(guān)系混淆。顯然,如果一個雌性像你所描繪的那樣喜歡群交,那么連她都沒法弄清楚究竟誰是孩子的父親。這樣做會帶來什么好處呢?嗯,可能是因為如果雄性黑猩猩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就不會把他殺死——雄性黑猩猩有時候會殺死小黑猩猩,雌性黑猩猩的亂交就可能使小黑猩猩避開慘遭毒手的危險。至于雄性黑猩猩是否更傾向于謀殺沒有與自己交配過的雌性黑猩猩的孩子,目前仍然是一個謎。
對于你的情況,我建議,如果條件允許,何不搬到一個風氣較好的地方住呢?
親愛的塔蒂阿娜博士:
我是一只黃糞蠅。聽說在我這個物種中,精子是由卵子來挑選的。如果情況屬實的話,我要怎么做才能使我的精子更有魅力呢?
花花公子
來自一處牛糞堆
你的這個問題很棘手。關(guān)于卵子或者說雌性主動挑選精子的說法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但可以確定的是,雌性的確有能力拒絕某一個雄性的精子。以加勒比海暗礁魷魚(加勒比海暗礁魷魚,英文名字為Caribbean reef squid,拉丁文學名為Sepioteuthis sepioidea。)為例,雄魷魚將精包放在雌魷魚的頭部或者觸角附近。雌魷魚或者將精包放入自己的精子儲存器官中,或者將精包拾起來扔開。還有一個例子是飼養(yǎng)場的雞。母雞在和雞群中社會地位比較低的公雞交配之后,會排出公雞的精液。至于雌性儲存來自幾個雄性的精液,然后選擇贏得勝利的精子或者具有卵子偏好的某些特殊的精子,則是另外一件事。我知道有一個案例就是這種情況。